喬先生的秘書是明目張膽來盯梢她的。
堂而皇之坐在蘇葉萊的辦公室裏。
蘇葉萊覺得有趣,拿出來一副撲克牌來:“幹坐著多無聊,要不然我找秘書陪你玩吧。”
蘇葉萊的秘書是秦硯北給她的,清爽短發,氣質利落,清簡的淡妝和職業化的裝扮凸顯出她的精幹。
不等蘇葉萊招呼,秘書就坐去了位置上。
“聶先生,你會鬥牛吧?”
喬先生的秘書剛想拒絕,聽對麵的女人眉頭微微蹙起:“聶先生跟在老外後屁股,不會連中國的傳統遊戲都不會了吧?”
女人挑眉挑釁。
聶秘書被這麼架著,再不好拒絕。
“那好,我玩一把。”
這一把玩了很久。
蘇葉萊坐在辦公桌前,手機上的信息忙碌,推銷十人小分隊已經玩起了遊擊,一輛房車馱著巨型茶紀飲品滿街跑。
路過的行人紛紛駐足觀賞。
“這是茶紀,最近很火。”
路人裏有認出來的,跑上去和跟2米高的模型茶瓶樁合影。
隊長周文英按動了一下小開關,一股茶品噴湧而出。
“哇!”
“這居然真裝了飲料,我還以為是廣告燈牌!”
“好好玩啊。”
幾人拿出來試飲杯,給路人朋友們人手倒上一杯。
“朋友們,再見!”
然後一群人扛著2米高的茶瓶進了房車,車門徐徐關上,周文英熱情地和大家揮手告別。
路人朋友們覺得恍恍惚惚。
什麼情況?
他們不介紹一下茶品嗎?
就這麼直接走了?
“啊,我還沒來得及拍照呢!他們下一場是在哪裏?”
網上瞬間引起了一陣“尋找茶紀”的風潮。
茶紀的推廣小分隊來無影去無蹤,隨機在一個地方下來,倒上飲品就跑,一批茶紀迷們苦苦尋找。
甚至出來幾個“神算子”,給大家算茶紀的下一場目的地在哪裏,很多人根據神算子提供的線索蹲點。
“哇,還真來了!”
周文英他們十人組剛剛一出現就被熱情的觀眾們團團圍住。
“可算找到你了!”
大家紛紛拍照片發朋友圈。
茶紀和網友們玩躲貓貓的遊戲,大家興致勃勃。
引起了不少人的反思:“現在的人是不是太無聊了?”
一些競品公司難以理解,這也行?
因此一些清醒睿智的聲音出來質疑。
茶紀營銷得太厲害了。
隨後很快被人覆沒:“人家就喜歡這麼玩,怎麼著?”
“吃你家大米了嗎?”
“好的好的,我反思,報告我反思完了,可以去找茶紀合照了嗎?”
“哈哈哈,等等我,一起!”
網友們對“茶紀”的熱情居高不下,很快圈起了一大批的茶迷。
他們都是年輕群體,對新事物接受程度高,市場變現能力強,很容易構成良態網絡反饋。
因此,茶紀不僅進了黑馬榜首,更是好評度高漲。
推銷組首戰告捷,前方佳訊連連,蘇葉萊抬眼望了一眼正在鬥牛的監督者。
監督她有什麼用?
所有的任務都已經分工明確地布置下去了,她隻要有手機不斷網就行。
“蘇姐姐,有商場主動聯係我們搭建零食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