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孫德勝一聲令下,獨立團騎兵連的戰士們紛紛拔出早已打磨得鋒利雪亮的騎兵刀,半舉在胸前,高昂挺立的頭顱,代表著他們對國家,對民族,對身為華夏軍人,身為八路軍騎兵榮譽的義無反顧。
這天,風很急。
風中,隻有戰馬打著響鼻的聲音在曠野中飄蕩。
見此情景,追擊獨立團騎兵連的日軍第四旅團黑島騎兵聯隊的鬼子騎兵們也勒停了戰馬,放下騎兵槍,轉而舉起了騎兵刀,靜靜的等待決戰衝鋒的命令。
這似乎是近代各國騎兵之間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在騎兵交戰過程中一旦某一方選擇亮出馬刀準備馬背上的白刃戰,另一方必然也會舉起馬刀迎戰,而不會趁此機會用騎兵槍等熱武器將對方射殺於馬背上。
這種默契,大概就是一支騎兵部隊最看重的榮譽吧!
日軍第四旅團黑島騎兵聯隊的指揮官黑島拓野,出生於一個傳統的倭寇武士世家,有著和絕大部分鬼子軍官一樣的傲慢和囂張,就差把不可一世四個字寫在麻子臉上了。
但對於眼前這支八路軍的小股騎兵部隊,習慣了傲慢的黑島拓野卻是罕見的流露出了欣賞的神色。
因為,這支小股騎兵部隊原本都已經衝破了掃蕩日偽軍的包圍圈,完全可以趁著日偽軍的第二道包圍圈合攏之前跳出重圍,奔向大山逃出生天的。
但他們偏偏為了救另外一股被日軍包圍的小股八路軍步兵而義無反顧的又重新折回戰場,與黑島騎兵聯隊廝殺,以協助那一小股步兵衝出騎兵聯隊的包圍圈。
最終的結果就是,那一夥八路軍步兵順利突圍,而這支八路軍騎兵卻被黑島騎兵聯隊死死咬住,不得不在彈藥耗盡之後,選擇舉起馬刀與黑島騎兵聯隊進行馬背上的白刃戰。
所以,黑島拓野對這支八路軍騎兵部隊的指揮官有欣賞,但也僅僅隻是欣賞而已。
有勇無謀!
為了區區幾個步兵,居然葬送掉一支騎兵部隊,這樣的騎兵指揮官如果黑島騎兵聯隊陣中,那肯定不是一個合格的指揮官。
隻不過,如果讓黑島拓野知道騎兵連掩護撤退的那一小股步兵會是他苦苦找尋的八路軍獨立團團部一行的話,恐怕他就會收回心中對獨立團騎兵連的評價。
沒錯,孫德勝本來都已經率領騎兵連衝出了鬼子的第一道包圍圈的,可手下的戰士告訴他團長和政委他們還沒衝出來呢,孫德勝甚至都沒有遲疑一秒鍾,當即就率領騎兵連重新殺回了鬼子的包圍圈,好一番廝殺追逐。
最終以騎兵連被包圍的代價,換得了團長李雲龍,政委趙剛和團部一行同誌們的成功突圍。
很快,獨立團騎兵連和日軍黑島騎兵聯隊都已經列陣完畢。
騎在一匹大黑馬背上的孫德勝高舉手中的那把從中原大戰時他就一直使用的騎兵刀,刀鋒指向三百米開外的鬼子騎兵陣中,用沙啞的嗓子發出了低沉的怒吼:
“騎兵連,進攻!”
同一時間,騎在一匹東洋大白馬背上的日軍大佐黑島拓野也拔出了自己的佩刀,那是一把鑲嵌著寶石的菊花軍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