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修行中,跟有緣人聊一聊,我們如何才能步入自己想要的生活,如何消除內心的沮喪。
這個話題,網上、電影中、書本裏,到處都能看到與聽到,很多人都在抱怨,我這些年所擁有的,都不是我想要的,很多人都會因此而沮喪,甚至是有些人因此得了抑鬱症,常年靠藥物才能維持正常生活。這種狀態真是可悲可歎。
如何消除這種沮喪,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其實辦法很簡單,而且隻有四個字,那就是“擁抱改變”。
改變分為兩種,並且要一同進行才有效。一種是改變當下的心境,人最可貴之處就是有一個能裝下無數知識的大腦,把原來讓我們產生沮喪、煩惱的知識統統刪除。經過認真甄選,學習新的知識,去認知新的領域,不要再被過去的知識所困擾,隻有舍棄以往的迂腐觀念,注入新的金玉良言,才能讓自己的大腦重新煥發生機。
另外一種是改變當下的行為方式,知識得到了充實,沒有真正去行動,就如同竹籃打水一樣,根本就起不到任何效果。
邁出第一步是艱難的,但一定要用刮骨療毒的決心勇敢的走下去,如果隻有想法而不去行動,所有的努力都會功虧一簣。
舉個例子說明一下,我們大多數人從上高中、大學,幾乎是按照父母或長輩的意願去選專業,我們沒有勇氣提出自己真正想要什麼,就算是小聲的提出了,也會被父母或者長輩用無數個理由給駁回,我們根本就沒有堅持內心的想法,選擇了順從。
就這樣我們用了四年時間,學習了自己原本就不喜歡的專業,與自己不喜歡的專業在一起,心態好的同學可以隨遇而安,心態不好的隻能度日如年,可悲的是往往後者占據了大多數。試問在這種心境下學習,能真正把專業內的知識學深悟透嗎?
大學畢業後,我們又按照父母與長輩的要求,或是順應時代潮流去選擇了一個行業,在這個自己根本就不喜歡的行業中一直過了很多年,在這個冰冷的行業裏,我們找不到激情,但內心中又不願或不敢去反抗,就這樣一直走啊、走啊,時間久了自己都認為我們的一生就是如此這般了。
如果我們的一生,都是在聽從別人的安排下度過,從來就沒有想過要去聽從我心去改變,請問:憑什麼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想,留給自己的,隻能是一直仰望自己想要的生活。這個答案也許過於殘酷,但這就是現實。
人世間多數人,都是今天理想與思路千千萬,明天醒來走原路,就這樣一直周而複始。
有人要問,我現在去追求自己內心想要的生活還來得及嗎?
我想說的是:“來得及!不管是什麼時候都來得及”。除非你現在已經老邁的不能走路。
在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時,我們作為成年人,特別是有家室的人,不能選擇不顧所有,放棄所有去追求。
如果我們現在是一名銀行職員,我們想要成為一名作家,可以白天上班,晚上回家後寫作,開創自己的第二職業,當第二職業已經完全能夠讓你財富自由後,此時就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想要的生活之中了。
每一個人身處人世間,肩上都有如山的責任,做事時一定要“穩中求進”,萬萬不能走“急功近利”這條不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