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道家“和光同塵”觀點解讀(1 / 1)

今天的修行中,聊一聊“道家”所說的“和光同塵”的觀點,這個觀點對我們立身處世有很大的幫助作用。

“和光同塵”的觀點,有很多種解讀,今天就來重點講兩種解讀觀點。

其一:一個人要想很好的生存在人世間,就要知曉很多種處世之道,我們立身處世,不能隻會做老好人,把“老好人”這個觀點比做“光”。

隻會做老好人,人們慢慢的就不會把你當回事,因為別人不管是做了好事,或是做了壞事,你都會擺出一副老好人的嘴臉,這樣你就會失去威嚴。

“老好人”的性格,在別人麵前就是缺乏威嚴的表現,因為不管別人如何欺辱你,你都不會生氣,慢慢的你就會成為別人的出氣筒、撒氣包。

這樣的性格不會有人在乎你的感受,也不會有人信服你,更不會有人會重用你,這種性格隻有受苦受累的份。

要想守住別人對你的尊重,你必須要能用一些嚴厲的手段才行。例如有人犯錯了,你完全可以在職責範圍內,用殺一儆百的管理手段。

“殺一儆百”的管理手段,就可以比做是“塵”。通俗一點來解讀“和光同塵”,就是良謀、陰謀都會用。

隻要是對方觸犯了你所分管之事,你運用合理的懲罰措施,別人不僅不會說你的壞話,他們反而會認為你這個人大公無私,敢於動真碰硬。

這就是在給自己立威,這樣別人再看到你時,他們就會掂量掂量,如果對你不恭敬後果會是什麼。

別人對你的恭敬,有時候不是你對別人好就能換來的,你對別人好一點,別人還想著你對他好十點呢,人性的貪婪是沒有下限的。

有一句話說的很好:“尊嚴,永遠在大炮射程之內”,出了大炮的射程,就沒有人給你尊嚴,自己軟弱,就換不來別人的尊敬。

利用“光”與“塵”的處世之道時,一定要把握好一個度,“光”的策略用多了不行,“塵”的策略用多了也不行,“光”與“塵”之間一定要互補才行。

其二:一個人在人生不如意之時,我們就不可以過於張揚,要隱藏自己,把自己隱藏在陽光裏,和陽光融為一體,和塵土融為一體。

讓自己變得普通的不能再普通,讓對手看到你已經是一個廢人,或者就根本不讓對手再看到你,不讓對手再想起你。

這種境界需要能忍受寂寞才行,人生失意之時,一定要歸於平靜,因為你在失意之時自身是非常弱小的,這個時候的你最容易被人除掉,因此你要有:“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的準備才行。

這樣你就可以保全自己,這樣你就有了休養生息的時間。“和光同塵”是知進退,是深諳“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處世之道。

立身為人時,我們身處光明之下,還要做好防備四麵八方的塵土攻擊,稍有不慎,自己的陽光,就會被塵土所覆蓋,人生就是如此的危機四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