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沐浴在陽光下,翻閱著魯迅先生的著作,看到了一句:“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隻覺得他們吵鬧。”細細品味這句話,讓我感受頗多。
世上的人有千千萬萬,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這些不同的故事中,有悲歡離合,也有喜笑顏開,這些故事如果細細品味,我們或多或少都可以從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也會被這些故事所影響。
看別人的故事多了,也許就會深陷其中,這一陷下去也許就是十數年的光陰,人生又有幾個十數年呢?把時間與精力都用在看別人的故事上,就會讓屬於自己的故事變得黯淡無光,就會把自己的故事寫的一團糟。
很多人就是這種,與人談論自己的故事時總是會默不作聲,隻要是談論別人的故事,就會變得滔滔不絕,話題一打開,談論個一天一夜也不會畫上句號,這樣做其實就是在浪費自己的寶貴時間,浪費時間就等同於謀財害命。
還有一些人,特別喜歡幫助別人,隻要是有人遇到困難,他們馬上就會貼上去幫忙,在他們的眼裏,自己的事可以不做,但,別人的忙一定要幫,不是說“幫助別人,快樂自己嗎。”
如果一個人,把過多的精力用在幫助別人上,這就是在拖累自己發展與進步的腳步,關於這一點你不得不承認,因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做好這一點,同樣的就會舍棄另外一點,事情都是相對的。
如果別人的悲歡被我們撞見,正好是自己管轄的事情,這個時候就要果斷提出幫助,不能選擇推脫,不履職盡責之人,等同於十惡不赦。
如果別人的悲歡跟我們毫無關係,這個時候就不要過分在乎了,當然也不能不聞不問,能幫一下的還是要選擇幫一下,自己最多做一個順水人情,當然,也不能失去防範之心。
網上就有一個案例,一名快遞小哥撿到了八萬塊錢,快遞小哥很熱心的歸還了失主,可失主一看快遞小哥很好說話,就說自己丟的是十萬塊錢,誣告快遞小哥偷拿了兩萬塊錢,人性的惡毒一麵,你永遠猜不到下限,拒絕一次幫助,就會讓自己少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隻覺得他們吵鬧。”這句話不能一以貫之的去理解與運用,因為人這一生自己所經曆的事情還是很少的。
想要在短暫的一生之中積累豐富的人生經驗,這個時候你就要看一看別人的故事,看一看別人在什麼地方吃了虧,自己又能夠從別人失敗的經曆中總結出什麼有用的知識,把別人的失敗經曆化為自己進步的階梯,這樣才是智者的表現。
靠吃一塹,長一智,這種方法有用是有用,但,能不吃一塹就能長一智,這樣不是更好嗎?很多時候,一個人吃一塹後就會被徹底擊垮了。
看別人的悲歡時,要從借鑒的角度來看,這樣才是真正領悟透徹了魯迅先生說的:“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隻覺得他們吵鬧。”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