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回到現代(2 / 2)

我擠在人群裏,被人流推著向山上走去,一路上連停下來看的時間都少有。忽然發現,我已經沒有辦法適應這個快節奏的社會了。

我在景區中穿行,卻找不到一點百年前留下的痕跡,乾隆登基後曾在香山大興土木,建成了名噪京城的“香山二十八景”,更賜名為靜宜園,鹹豐十年和光緒二十六年,香山公園先後遭英法聯軍和八國聯軍焚毀,“香山二十八景”多被破壞。不過這滿山的黃櫨卻流傳至今。據說黃櫨還有煙樹的美稱,源於其花後久留不落的不孕花的花梗呈粉紅色羽毛狀,在枝頭形成似雲似霧的夢幻般景觀。可惜我來的不是時候。

我循著記憶中的路徑向我們當年喝酒暢聊的梨樹林走去,一路上卻幾乎不能成形,很多原本的路被修建成各式各樣的建築,景觀,最終七繞八繞的走去,卻發現那裏已成了一片草坪。

他曾經告訴我說我執念太重,可是為什麼我直到現在還在執著?

還有那裏?對,瓔珞岩。

瓔珞岩始建於明代,是一處人工疊成的石山,有泉水流下,俗稱“小瀑布”,淙淙水聲,悅耳動聽,上邊建有小亭,匾書“清音”,再後敞廳匾書康熙題名“綠筠深處”。《日下舊聞考》稱這裏:“亭之勝以耳受,岩之勝以目謀,澡濯神明,斯為最矣”。

川流不息的遊人在這裏拍照留念,我卻死死的盯著一塊凸起的岩石,心中狂跳不已,他會在嗎?他會在嗎?

我半跪在地上,將手探到岩石下麵,輕輕的扒著裏麵潮濕的泥土,一旁很多奇怪的目光在我身上掃來掃去,小聲議論著,指指點點,我的臉幾乎已貼到地上,心跳的越來越快,在心裏不住的祈求,一定要有,一定要有。

這是他留給我在這個世上唯一的東西。可是會有麼?我不過是昏迷了三天,不過是做了一個很長很長的夢而已。

突然,手觸到一個冰涼的硬物,我心中一陣狂跳,指頭輕輕的在上麵滑過,圓潤柔滑,原來他真的在,他真的在。原來我不僅僅是做了個夢,我是真的經曆過。

眼淚又一次奪眶而出,腦中飛速的閃過我們在梨樹下喝酒,在瓔珞岩上看螢火蟲飛舞的場景,那是我們第一次彼此敞開心扉的徹夜長聊,我醉了,他怕我想起傷心事,就一直不停的說話不停的說話,好讓我沒有時間去想別的……

我緊緊的攥著那塊玉佩,再也忍不住,伏在石上痛哭起來,十月的風清涼的從頸間灌進衣服裏麵,百年前的情愫卻早已被風吹散,散落在世間不為人知的角落裏。

“你在哪裏?在哪裏?”

旁邊一位保潔人員蹲在我旁邊,熱情的問道:“小姐,你怎麼了?需要幫忙嗎?”

我低著頭,搖頭低聲答道:“不用,謝謝。”抹點淚水,匆匆的閃出人群。

窗外車水馬龍,燈紅酒綠。我關掉所有的燈,拉下窗簾,將那塊玉緊緊的貼在胸口,朦朧中,似乎看到他正一步步的向我走來,跨過三百年的光陰,我屏住呼吸,不敢動,怕一動這一切就會消失。

長城,故宮,甚至於雍和宮……

每走過一個地方,就感覺離他更近一些。

車出了獨石口就是壩上草原了,導遊微笑著向隨行的遊客介紹道:“公元1681年,清朝的康熙皇帝為鍛煉軍隊、安撫邊疆,在現在塞罕壩的地方開辟了一萬多平方公裏的狩獵場,滿語稱謂木蘭圍場,此後每年秋季舉行一次軍事色彩濃厚的狩獵活動,曆史上稱為”木蘭秋狩“。到清朝後期的時候,國勢日衰,皇家的獵場禁地也隨之放圍開墾,森林資源遭受到嚴重破壞,整個圍場滿目荒涼,風沙漫天,野獸斷跡。後抗戰時期又遭受日本侵略者的掠奪采伐和連年的山火,到解放初期,原始森林已蕩然無存,塞罕壩地區退化為黃沙漫天的荒丘。解放後,曆經幾代人,克服重重困難,才在此建成了中國最大的人工生態林場。如今圍場森林、草原、古長城,全稱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

時值深秋,滿目枯黃殘紅,我極目遠眺,碧落盈藍,白雲朵朵,時有雁飛過,思緒又一次飛回了很遠很遠的過去。

我還是一個執念太重的人,我想我會用一生去尋找。

問世間情為何物,隻教生死相許?

天南地北□□客,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

君應有語,渺萬裏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