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法自然……道法……自然……道法自 然……
辰前些年曾一直對道教的神秘感有很高的崇拜,那時在他的的心裏道士簡直就是等於法師級別,似會施法 哈哈。
在去秦嶺前 辰拜訪了古長安的某處百年道觀,並深深的被道教文化觸動。
不說晦澀的 一生二,二生三……。其實對我來說多是:道~法自然。
個人所理解的所謂道法自然 即是道法自然存在於心中,道法沒有具體形式,即 大道無形。他自然存在於每個人的心中,千千萬萬個人 道法便有千千萬萬種,他因人們的不同理解而存在於每個人的心中,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不同的道法。自然也是道教一直有說明的一點。道是一種對生活的看法 心境 或是一種對生活的態度。
他當天在觀裏呆的時間並不短,仔仔細細的把觀裏都觀覽了一遍,更讓他感到深刻的一句話是:“存心邪僻任爾燒香無半點益,存身正大見吾不敗有何妨。”
這句話讓對他以前求神拜佛的理解產生了別樣的看法,同時對“道”文化產生了別樣的敬意。
他告訴我們要修好自身。道教講的是修好今生今世 即現實,而不是去追求那虛無縹緲的下輩子。
道長們是全真的,他們個個臉龐消瘦,唯一與眾不同的是 在這消瘦清秀的臉龐中是立體的五官 與城市中奔波的渾濁人群不同,道長們的是很有精氣的清澈眼神,或許是因為觀裏是一片真正的清修淨土吧……所謂相由心生 正是如此。
作為中國本土唯一宗教,道教法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載體,道教法術不是巫術 迷信。
此時天空下起毛毛細雨,辰在雨中矗立 享受著這一刻難得的清淨與愜意,似乎心裏的疲憊都被洗滌一空了……
觀裏的清淨 世間難尋,但隻要心境足夠強大 開辟出屬於自己的心境空間便不會感到孤獨寂寞,心境的提升 是這世界上最難 最有價值 提升的東西,它必須去經曆 去看 去感受 不斷的讀書精進,方能成器。
回想從前 大多時候是自己一個人,或許是沒有交友的魅力吧。相貌平平 能力一般,又有哪個芳華貌美的姑娘能看上我呢?又有哪個年輕氣盛 朝氣蓬勃的小夥子願意和我天天待在一起呀。
似乎在同齡人中,辰就是古板嚴肅的代名詞,他的家庭經濟條件並不差,所經曆過的事 所見過 更是與眾不同。差別在認知和行動能力方麵拉開的距離越來越大,他越來越寡言,形單影隻。
別人在路途中能看到的,隻有他“孤獨”的背影……
他也曾陷入深深的精神內耗,不知生活的意義,不知所愛之人的模樣,不知道自己究竟熱愛著什麼。
經曆種種挫折教育後便明白……生活就是當下,吃飯便是品嚐食物的美味,跑步便是體驗跑步的風吹,泡澡便是享受肌肉的放鬆,人不需要對未來進行沒有意義的操演和焦慮,不為過去煩惱 不為未來焦慮,拿得起放得下 才是生活中真正的強者。
所以建議 人生別想的太通透,不然你會發現一切都是虛無,沒有意義的,世界的真相,遠沒有那麼平易近人。當你的認知和能力無法真正合一時,便是最大的折磨。
辰對文化課有一種不屑的感覺,沒有興趣學習這死板的教條。他真正有濃厚興趣的古書籍,承載古今思想巨家的著作如獲至寶,對傳統文化研究有與生俱來的天賦,好似作者便是他的老師,在麵對麵對他進行著指點。
上學時,他除了把作業和布置的事做完,不知道該做什麼,沒興趣打遊戲 遊戲不能使我的精神獲得快樂,唯有讀書能讓我的精神獲得極大的快感。
辰坐在觀中的庭院回想著這一切……
今天下午觀眾在舉行著科儀,其中的神秘與傳統文化元素令他駐足觀看了許久 久久不肯離去。
他不願意離開這難得的清淨之地,一旦離開 便隻能躲入自己心中的清淨之地,一旦離開 便難再再次進入這讓他駐足許久的地方。
他沒有朋友……這世間萬物 似乎都跟他沒有關係,他獨自行走於城市高樓山川湖海之中。
曾經……也有過欣賞愛慕的女孩。但他們漸行漸遠了,便也想選擇不再打擾,還自己釋懷 還對方清淨。
他好像沒有其他精神的港灣,沒有相依的戀人 沒有真正知心的朋友,這一切也怪不得別人 隻能怪他自己,心思太重 自命不凡的他如果連“向下兼容”都做不到,還談什麼成熟呢?若如此 不過是別人安置在他身上的詞語罷了。
辰抬頭,閉著眼睛讓這細雨拂輕輕過他的臉頰。像愛人的手 輕撫著他的臉龐……不知與他在訴說著什麼。
該睜開眼睛向前看了,走!
邁開步伐,背著那橙紅色裝著所有物品的大背包,他獨自一人迎著這細雨 任憑它們擦過身體。
他走出道觀,消失在茫茫雨霧之中……
站在辰身後的,是家人 和曾經全部讓他成長的經曆,而在他身前的便是新的挑戰和未知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