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穿越而來的第三人(1 / 3)

襄王在眾人麵前誇下海口,自然得回到軍中好好商議這戰術。

自小隨父出征,二十年從軍履曆,難不成連個千把人的小山賊都剿不了?

傳出去不得被人狠狠笑話。再說自己營中最近還來了個厲害人物,將士們興致極高,怎麼看都是天助自己。

加練數番,一定要保證萬無一失。

這羽鱗軍定要他大敗而歸!

洋洋灑灑又寫了份詔書,其中羅列了這羽鱗軍的種種“罪狀”,隻挑最惡劣的寫上,連夜傳往各州各縣。

按襄王詔書所言,此賊不僅意圖危害幾位皇子的性命,連那尋常百姓也將會受其紛擾。他襄王殿下既有為弟報仇之意,又哀民生之艱苦。軍中開銷眾多,糧草本就剩下不多。可依舊要捐出半數,同時下令各縣各州開倉濟民,若他羽鱗軍一直不出山,他襄王便一直濟世救民。說到做到,絕不食言。

襄王搖身一變,儼然間化為開明君主模樣,底下民眾更是唱起讚歌,原先他那戰爭狂魔般的行為似乎同樣被一筆勾銷。

一時間,這羽鱗軍在民眾之間又成了罪大惡極的山賊流寇,原先最愛聽那英雄事跡的人轉頭又啐了那說書人一口,更有甚者抄起桌椅,將那長衫布履的說書人砸出個頭破血流。

民意憤慨,正合他意。按三弟之意,這羽鱗軍本就自詡將會一個個上門拜訪他們這些皇子。如今他這一鬧,這些人接下來必坐不住,定當自亂陣腳。沒多日就會上他陣前討上一頓毒打。

襄王如此這般美滋滋的想了半月。這江湖上卻未聽到有關羽鱗軍的一點風聲。

襄王有些後悔。當初早知道羽鱗軍是這般慫貨,自己就不應該那麼武斷,誇下那種開倉濟民的海口。

這半個月,去討那存糧的人是一點沒少,每日耗費眾多,底下各縣顯然是快支撐不住,最近一直在上書抗議此事。若不是三弟中途送來一批應急,恐怕連軍中將士們也要一起反對了。

奇了怪了,當初欺負咱老弟時怎麼說的牛逼哄哄,到自己這動真槍實劍的地方,怎麼又嚇得不敢出聲。該不是真被他這襄王的陣勢怕了吧,臨時放自己鴿子。

好在沒多久,幾日過後前方探子終於帶回消息。說是有支千餘不到的隊伍,正穿過重重阻攔,迅速靠近這襄王主營。

“好!可算是等來了。這羽鱗軍還不算是什麼孬貨。傳令下去,本王的十萬雄兵統統給我去營前準備!本王一定要生擒那餘天盡小兒。”

可那傳信而來的探子麵容古怪,似乎有其他要事稟報。

“說!”

“殿下,那領兵之人似乎不是餘天盡。我聽那人報的名號好像叫什麼高天明。”

襄王倒是對高天明這名有些熟悉,前不久剛從幽王嘴裏知道這事。

餘天盡原先是那平萊府上的師爺,而那平萊縣令似乎就叫高天明。

“哦?那你們可曾在那隊伍中見過個軍師服飾的少年?”

“這個...稟告襄王殿下,我軍雖設重重關卡,卻每每恰逢風雨大作,狂風呼嘯。無一能抵擋對麵半個時辰,幾度連反應都還未來得及做出,就隻得倉皇撤離,實在沒法見清那具體形勢。若不是那領頭的人自曝家門,放了咱這些探子一條生路,恐怕連上麵這點信息都沒法傳回。”

“廢物!一群廢物,這關卡前前後後也設了四五道阻攔,增派了萬人防守都不止!你們竟敢連個人影都沒見清。還要靠對麵放你們一條生路。廢物!統統都是廢物!來人啊,把這幾個家夥拖出去斬了!”

襄王大怒,還說對麵不孬,原來自己這邊才是養了些孬貨。大臂一揮,也不管那些探子如何跪地求饒,也難改他的主意。

兩軍對峙,怎可漲對方士氣,滅自己威風!

外頭先是慘叫連連,隨後哀求咒罵之聲混雜。

寒刀一落,哢嚓數聲,那些惹人不快的動靜便再也沒有傳來。

“報!”一個副將級別的家夥著急忙慌闖入軍帳之中。

又來一個沒眼力見的。

“說!”

“那羽鱗軍已經到咱主營外不到千丈的地方了,殿下!”

“什麼?!”

襄王是萬萬沒想到剛砍完探子的頭,這些人就已經緊追到軍營門口。

這是什麼千裏馬速度,這羽鱗軍莫非個個都是那神行太保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