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軍思考著為什麼路怎麼走,縣城的五大氏族,縣衙內的各種官員,不可能看著他發財,這些會影響他們縣城內部環境的平衡,突然有一個新的勢力的崛起肯定會有新的衝突,這些都會對他們的政績有所影響,對五大家族也是一個不小的衝擊。與其唯唯諾諾不如大刀闊斧的去做,自己掌握的都是暴利行業,扔出去一兩個無所謂。隻要自己能夠給他們政績上帶來好處,他們當官的自然不會太為難自己。五大家族在縣城內也算是根深蒂固,但是並不是鐵板一塊,那麼自己就會有機會逐一擊破。
馬軍安排王德去了一趟酒鋪,讓他把王源和李康王傑等人請來家中,帶上三百升的桃花源,等他們都到來後馬軍見到他能隨即說道,感謝各位的信任和忙碌,我們酒鋪呢也算是在秦安縣內人盡皆知了,一為了慶賀我們生意興隆,二為慶賀我明天後天成親,我決定給李康和王傑恢複自由的身份,等我親事結束我為他們在馬家村安個家,給李康王傑各五百兩銀子作為這些年為酒鋪貢獻和安家的費用,源叔這麼多年勞苦功高,要是沒有你努力或許我們的酒鋪早就黃了,所以給源叔一千兩作為酬謝。隻要你們跟著我的腳步來,日子會越過越好的。看到李康王傑各王源等人激動的眼神,馬軍甚是滿足,隨即讓王德為他們安頓休息。之後馬軍獨自一人找到了王德,說道德叔這多年你為這馬家也是操勞了半輩子,我母親的恩情早就已經報答完了,可是你還在為我的事情東奔西走的,這些年在馬家賺的工錢也就夠你們一家勉強的糊口,我知道王偉今年也就十六歲了,按說這個年紀的他應該也有媒婆給說媒的了吧,這是兩千兩,給家裏改善一下吧!給王偉蓋一個房子,與其讓他老老實實的種地,不如讓他成家之後跟著我,我絕對不會虧待他的。王德老淚縱橫說道少爺我這後半輩子隻要少爺看的上我,我願意為少爺赴湯蹈火,等偉兒成親之後我就讓他跟著少爺。
十月初九當天早上,整個馬府被裝飾的紅紅火火的,族內全部人都來馬戎家裏幫忙好不熱鬧。他這個新郎官也是非常的激動,因為在前世他並沒有結過婚,這也算是自己的頭等大喜,馬軍和馬戎也是在門口迎接這前來道喜的人。
到辰時馬軍騎著馬準備去接新娘子,因為路途比較遙遠,經過一個多時辰趕路,終於是到了張家,和未來丈人等人簡單的溝通後,把新娘子接到了一個八人抬的大紅轎子上,準備回馬家莊,馬軍回頭看了看丈人丈母娘他們眼角微紅,可能是真的舍不得這閨女吧!他走到他們麵前說道,請嶽丈大人放心,我既然娶了張敏就一定會對其負責,絕對不會讓她活的不如意,也不會讓他吃一點點虧,不會讓她過的委屈。隨後上馬帶著迎親的隊伍往回走。
到了馬府後,大家都在等待著迎親隊伍的到來,等迎親的隊伍出現在人們的視野內時,馬府的鑼鼓開始響起,回到馬府舉行完成親儀式後,新娘子回到了西廂房,而馬軍隨著馬戎向各位賓朋挨個敬酒,眾多的賓客對現在的馬軍也是有點愕然,以前的馬軍呆呆的,並不會和其他人誇誇其談,可能是成親了心思變了吧!不少人也在對著馬戎一頓誇獎。村子裏百姓都是良善之輩,馬戎雖然以前為一村之長,但是待人和善人緣很好。馬軍隨後走到和他一輩的年輕人之中,有人開始問向馬軍成親的感受,幾個書友雖然沒有考過童生但是對於這個已然是童生身份馬軍表示懷疑,紛紛表示讓他為自己成親為新娘子賦詩一首。經過幾輪的敬酒,馬軍也是暈暈乎乎的隨後應道,那我就為今時今日為新娘子賦詩一首。眾人聽到新郎要為新娘作詩都紛紛安靜下來看看這位童生能作出什麼詩詞來。馬軍在腦袋裏想著唐詩宋詞。他想到了一首白居易的“贈內”喝了一口酒道出:
生為同室親,死為同穴塵。
他人尚相勉,而況我與君。
黔婁固窮士,妻賢忘其貧。
冀缺一農夫,妻敬儼如賓。
陶潛不營生,翟氏自爨薪。
梁鴻不肯仕,孟光甘布裙。
君雖不讀書,此事耳亦聞。
至此千載後,傳是何如人。
人生未死間,不能忘其身。
所需者衣食,不過飽與溫。
蔬食足充饑,何必膏粱珍。
繒絮足禦寒,何必錦繡文。
君家有貽訓,清白遺子孫。
我亦貞苦士,與君新結婚。
庶保貧與素,偕老同欣欣。
賓客之中也有不少的秀才,聽到新郎的詩結束時候才回味過來,叫到新郎好才氣,真是前所未見的好詩。馬戎也是一臉的驚訝,好事壞事他還是能聽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