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過一萬無邊無際,何況是四萬?從城頭上望去,隻見整個大地似乎都被遮掩一般,到處都是攢動的人頭。
咚咚咚擂起的戰鼓,嘩啦啦迎風鼓動的旗幟,還有刀槍反射的光芒,嘎吱嘎吱作響的攻城器械,再加上震耳欲聾的口號,這無一不表明著一場慘烈的大戰即將展開。
趙興站在城頭,他身邊簇擁著保安團忠貞的戰士,他們緊握武器,已經做好了準備。
接下來就是鋼鐵與血肉之軀的碰撞了。
就在數萬人廝殺在永康這個小小的縣城之時,北方數百裏外一支支軍隊正迅速的向永康而來。
兩日前,第一軍的代軍長張承武接到了三一縱隊的軍報。得知了南方金礪部率軍攻打永康後,張承武敏銳的感覺到了這幫假韃子要有所動作了。於是張承武急忙召集各處的軍隊開始向永康而來。在調動軍隊時,張承武還不忘派人通知正坐鎮金華府城的三一縱隊,交代三一縱隊要以守好府城為重,永康縣的敵人等到自己率領大軍到來後再解決。
當張承武的命令傳到金華府城後,三一縱隊的縱隊長範忠保心中鬆了口氣,其實範忠保也不想去救三一一大隊。說來很殘酷,戰爭有時就是雙方戰士之間彼此性命的交換罷了。隻要有利於最終的勝利,哪怕趙興他們全部陣亡也是可以接受的。可是有時候有的事情可以做卻不可以說,麵對手下群情洶湧的要去永康救援三一一大隊,範忠保焦急萬分卻不能解釋什麼,隻能以調集各縣部隊為借口暫緩發兵。好在張承武的命令到來的及時,這才讓範忠保有了說辭,緩解了他的壓力。
當然雖然範忠保對手下們是以兵力分散為借口的,但也是實情。三一縱隊接近一萬三千人分散在七個縣中,卻是兵力分散了。
當然,這一萬三千人都是主戰部隊,農衛隊民兵隊伍則達到兩萬餘,這樣合起來也算是四萬軍隊了。其實這樣龐大的軍力按理說也可以去解救永康縣的第一大隊了。不過數年的官當下來,範忠保也漸漸變成了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官僚了。未曾接到上級命令直接出兵,打勝了沒功勞,打敗了那就要被責罰了。
於是範忠保便坐鎮府城調兵遣將,卻無一兵一卒救援永康縣,坐視三一一大隊的敗亡了。
當然這一切三一一大隊的全體戰士們都不知道。他們依然在盡職盡責,以生命詮釋了對保安團對仇天行的忠誠。
刀光掠過人頭滾落,炮彈臨身殘肢灑落。同文同種的雙方為了不同的主子展開了你死我活的廝殺。剛剛交戰不到一個時辰雙方就有了數千的傷亡。其中大部分都是金礪耿繼茂聯軍的士卒。當然三一一大隊損失也不小,其中被拉倒城頭上的民兵們占據了絕大部分。因為這些人沒有戰鬥經驗,所以許多時候都白白犧牲了。好在因為永康處於前線,所以作戰物資儲備充足,這也是趙興守衛永康縣城的底氣所在。當然,趙興心中最大的依靠還是縱隊隊部以及營部的援救。趙興心中認為隻要自己能守過三天,縱隊隊部的援兵就將過來。可是如今已經三天時間過去了,援兵卻遲遲不至,這讓趙興心中有了不好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