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趙振的母親也沒閑著,她向村裏的一些熟悉的人家借了一些錢,作為感謝她常拉著趙振去人家裏幫忙幹些活,不在於幹得多好,關鍵是這份心意,盡管人家都說了不需要這樣,可是趙振的母親還是這麼幹著,可能是因為幹了總比不幹好吧。
時間過得也快,轉眼就到了臨近開學的時候,父母交代趙振到了學校好好學習,和同學處好關係,趙振答應了下來,除了父母送趙振外,村口的一些路過的認識趙振的人也說,出去好好學習,給咱村長長臉。趙振掛著笑容,父母此時把錢塞到了趙振的手裏,趙振似乎觸摸到了父母粗糙的手。隨後趙振乘上了去往市區的客車,還有去往城市的火車。看著外麵從眼前飛逝而過的風景,趙振忽然有一種自己已經長大了的感覺,這裏麵透著心酸。
大學的生活和高中初中的確有所不同,這裏當然學習還是主要的,但是並不是全部了,這裏相當於半個社會,不僅要學會學習,還要學會人際關係的處理。剛入到大學的時候,趙振還不能夠完全的適應,看著同學們玩著新奇的玩意,又或者聊著什麼有趣的東西,自己通常都是插不上嘴的,於是趙振還是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學習之中。你在不同的圈子就會遇到不同的人,在這個過程中,他和一個室友的關係越走越近,他和自己一樣,也是來自鄉下的學生,家庭也不富裕。剛開學的時候還申請了助學基金,趙振當時也有這個意願,可是不太會弄,當時都是這個同學幫助他弄的,他心裏存有不少的感激之情。這個同學也姓李,叫做李丹。在學校的前幾個月趙振就常和他混在一起。
兩個人一同探討學習,探討生活不亦樂乎,期間李丹還給趙振介紹了其他的他的朋友給趙振認識,關係也都不錯,他們常一起進出自習室,常一起去食堂吃飯。偶爾李丹還會買一些飲料給他們幾個喝,那個時候真是一段幸福的日子。盡管趙振的家庭並不富裕,但是偶爾他也會給大家買買飲料請大家一起解解渴。
趙振平均一個月給家裏打一個電話,因為平時也沒什麼事,所以打電話的次數並不頻繁。向家裏報平安,也聊一聊這麵的事情,父母總是認為趙振到了新的環境會不適應,會吃不飽穿不暖,但是實際上趙振過得還不錯,說不適應也的確有,就是剛來的時候,畢竟是一個新的環境,可是慢慢久了也就適應了,飲食上氣候上和家裏那麵也差不了多少。
有些時候事情就是這樣,分分合合,朋友在一起久了就要分開一段時間,不然這個關係就很難維持下去。由於李丹最近參加了一個學校組織,所以每天更忙了起來,這樣一來他和趙振在學習上的時間就不吻合了。一開始趙振還會和李丹介紹的朋友一起去自習,但是慢慢地就剩他自己了。可是他也習慣,畢竟到了大學之後,通常獨來獨往是常態。
剛來到學校的時候大家都不認識,互相還有一些拘束,但是慢慢地也都放開了,也都熟了,也都認識了。趙振的所在的班級男生多女生少,但也算是平衡。因為趙振常常去學校的自習室,慢慢地也認識了一些人,其中就包括和他一個專業的一個女生,名字叫做李婷婷。因為趙振每次去自習室的時候都是很早的,但是卻總有一個比他更早,這個人就是李婷婷,一來二去兩個人就認識了,最主要的是,早上起來的時候他們兩個常在走廊背英語課文。
第一個學期很快就過去了,在期末的時候趙振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雖然不是最好的,但是他自己也挺滿意。他還特意注意了一下李婷婷的成績,沒想到也是意料之中的是她的成績在自己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