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小暑(1 / 2)

七月初,正小暑,夏蟬鳴。

酷暑下,水田間忙碌著一群插秧人。

習慣了雙搶的農民手握秧苗在稀軟的田泥裏一步步邁開秋收的希望。

田農們習慣將代表希望的田泥抹在手臂上,一是為了防曬,二是認為田泥能讓平民的血肉連接這片土地的神靈保佑豐收。

餘暉下,一群嘴裏含著方糖的孩童邊跳邊哼著鎮上傳來的小曲,

“小泥腿 苦農娃 吸上螞蝗心頭慌 莫要哭 莫要鬧 扯下螞蝗換方糖”

很明顯,這是鎮上收螞蝗的藥商編的胡話。

“小瘦娃!看你腿上,泥腿子上又爬滿了螞蝗,去鎮上準能換點好糖!”

“啊?滿腿都是?”

小瘦娃嚇得原地像個受驚得猴子一樣踩著水田。

“哈哈哈,瘦娃,瞧你那樣!”

岸上的胖三捧腹大笑。

瘦猴急忙躥上岸,一臉懇求的眨巴著眼:“胖三哥,幫我取下吧,老規矩,換來的糖分你三成!”

胖三手腳利落的從瘦娃用一塊破布包著的物品中挑出一個簡易竹筒,一一扯下瘦猴腿上的螞蝗裝入其中。

“呐!全在裏麵了,記得用開水燙熟,曬幹,拿去鎮上找右臉貼膏藥的劉算士換糖!”

瘦猴心驚害怕地拿起竹筒蓋上蓋,掛在腰間看著胖三哼著小曲走在田埂路上離開的背影。

“記牢了,低於半斤方糖不換!”

胖三結實的肩膀後甩了下手。

泥腿子少年名叫肖寒,因家貧加之體弱多病從小就很瘦弱,因此有了瘦娃的稱號。

父親早年間聽信做倒賣生意的能賺大錢,便搭上了去塞北做商旅生意的車隊,從此再無音訊。

母親苦等三年,眼看丈夫歸期無望,恰逢官家要招一批繡女前去天沙城做女工,以一年為期,母親聽說天沙城乃是大隆王朝邊塞要地,是四周來往商旅浪人的聚集地,想著去探一探丈夫的消息。

可這一去,便再也沒回來。好在農家人大多良善淳樸,一家有難大夥都會幫襯著。肖寒也吃著百家飯從孤苦伶仃的八歲孩童長到如今的十六歲少年郎。

如今的少年郎也靠著打打雜工維持生計,插秧,小二,木工,飼養雞鴨,看守魚塘,偶爾去山裏碰碰運氣撿撿藥草菌子,當然,少年郎無時無刻不在籌集著錢財準備前往天沙城尋找母親。

少年郎抱著破布包裹著的水壺飯盒哼著小曲踩著歡快的步子準備回家。

在村口不遠處是一座翠綠環繞豐盈秀氣的山崖,山崖上的樹木格外濃鬱,而從濃鬱深處又泄出一條潔白如玉的瀑布,瀑布的水冬暖夏涼延綿不絕,滋養著這十裏八方靠著農田生活的貧苦人。

聽說,山崖上還有座渡難寺,各家沒糧吃的時候可以去尋求救助。

而少年所在的村子名叫青崖村,聽老人說夏天山上的樹木太濃鬱會倒影在水田通過陽光折射到村裏大大小小的房屋上,儼然一片青崖色,故名青崖村。

村子並不大,從村口簡易的柳木枝條搭起的大門朝裏一眼就能望到頭。

村民生活很拮據,但就算這樣,村裏也籌錢買了塊上好的牌匾掛在村口的木條上,因此稍顯精致的“青崖村”三個字與簡陋的柳木枝比顯得格格不入。

朝裏走去,是一條不大不小的水渠彎彎扭扭的繞完了整個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