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高效治理和錦上添花(1 / 2)

一個上愛下敬、百姓信愛、能力過硬、獨立自主、德高望重的完美狀態。

獨善其身讓鄭偉明從各方勢力之間找到了自己能夠施為的餘地,這讓他為百姓做了實事,也讓他可以為一些年輕的有誌之士提供一些照拂。

然後,鄭偉明鄭大人就止步於此了,他的道,隻允許他走到這個地步了,因為,他已經是“完美”的了。

鄭偉明完全放棄了去管追查糧食走向的事務,他組織起寧江城中七個官方的售糧點,以疫情前市場糧價最低價格的百分之九十向城中百姓出售。

為了防止糧食被大戶、富商、官吏、豪紳、幫會等等不懷好意的勢力搶空,鄭偉明嚴令東海省、寧江府開展對全城的居民編組,以固定範圍的鄰裏組成一個單位“社”,成單位購買糧食。

這個社的三個社長由官府派吏員出任一名、居民出任兩名,估計、核準、記錄、購糧由三名社長一同進行。

糧食每三日一購,購買的總量和份量都要做到人家——社長——售糧點三處共同明確。

購買的糧食由官差和江南軍官兵督送到每一戶人家中去,徹底地落實糧食送到每一個需要的人手中去。

而且對於什麼樣的人家可以被編入購糧單位中去,鄭偉明也製訂有嚴格的規定。

在編組過程中,省衙派出的吏員、府衙派出的吏員、江南軍派出的軍官組成一隊,前往調查居民家中的情況,判斷家中確實缺糧的,編入社中。

對於那些大幫會組織、富商、豪紳,則記錄在案,禁止從官府的售糧點購糧。

如果有人膽敢威脅編社搶奪糧食,及時向官府或者軍隊舉報,嚴懲不貸。

如果有收到舉報消極處置、不予處置、不予上報的差役、巡捕、官兵,鄭台憲說了,國有國法、軍有軍規!

官差杖五十,抄家!官兵罰五十軍棍,罰餉半年!

如果有趁火打劫、以權謀私的,不論官吏、差役、軍官、士卒,全部斬首,以嚴正國法軍紀!

平時和和氣氣、好似一尊佛一樣的鄭台憲此刻動用起手段來,不禁讓人們心生畏懼,更讓人們不由得佩服他的高才。

羽玄衛也發動起來,展現出了自己的可怕能量。

原本羽玄衛寧江千戶所的數千人手加上丁圳帶來的五百羽玄衛提騎四出巡檢,幹著他們的老本行,稽查百官萬民。

如果上述一套下來,還有漏網之魚,那羽玄衛會讓你明白,能夠接受國法、軍規的製裁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因為那些幹的都是人事。

落到了羽玄衛手裏,那就是生不如死了,他們能用來整你的法子比你能想到的要多的多得多。

羽玄衛可沒有什麼上官壓製,鄭台憲也管不到他們頭上。

最要命的是,一直自命不凡、自覺高人一等的大都督丁圳覺得自己在這次的危機中沒有發揮出自己應該有的巨大作用,哪怕鄭偉明已經給了他很大的“決定權”,但是丁圳自己心裏有數。

他不滿足於在鄭偉明的“哄孩子”式的“接受指揮”下獲得功績和成果,他要靠自己做出成果,展現他帝王近侍、羽玄衛大都督的偉大光輝形象。

否則的話,這次他大老遠從京城南下,一路大張旗鼓地招搖,威風顯盡;結果到了江南就這麼窩在寧江城裏啥事都沒幹成,那豈不是專門出京城到地方做窩囊廢給人看笑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