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妙嘴生花彭書生(1 / 2)

兩則消息一出,立馬又引起了蘇州城裏的議論。

“聽說倭軍殘暴,在定海島上殺戮無數,男女老幼無一幸免的!”

“我聽說定海縣的縣衙都被倭寇搬空然後一把火燒了個幹淨!”

“依我看官府反攻是正理,如今打了勝仗,焉有不反攻的道理?”

“老兄,你之前不還說咱們兵微勢弱,還勸我們想著逃命為上,怎麼如今又在這裏鼓吹起反攻來著。”

“哎呀此一時彼一時,誰知道倭奴如此不堪一擊,據說攻城七八百倭奴幾乎沒幾個逃走的,全都在那麼一下子死在城下了!”

“可咱們那是守城,倭人仰攻,打不過很正常,出城的話,就這一千多人,頂個什麼用?難道跑到海上砍人家船去嗎?”

“你懂什麼?沒聽官府說了嗎?倭人海盜缺糧,所以才會想著到這富足的蘇州來打秋風,現在久久不得,已經支撐不住了,不然怎麼會有人腦子不清楚會強攻堅城呢?”

“你這麼一說,確實…”

“而且他們之所以先打定海再來和老爺們談判,想的不就是不戰而獲嗎?倭奴欺軟怕硬,欺負定海小小一島上縣還行,到了蘇州撞上真大兵,不堪一擊,你沒聽說倭奴海盜都是窮苦漁民出身嗎?真動手隻怕還不是咱們的對手呢。”

“兄台此言有理,以在下看來,這定海淪陷,乃國之大恥,若不能盡早收複,聖人蒙羞、太祖蒙羞,我大離朝萬萬民眾蒙羞!如今我戰勝、敵戰敗,我氣勢如虹、敵士氣低迷,我攜保家衛國大正義、敵據侵略屠殺卑劣行,所以優勢在我!我軍必勝!當速速乘勝追擊,一舉收複定海!”

“兄台高見!高見呐!看您模樣,應該是個讀書人,怎麼不去讀聖賢書,跑到街邊來和我們這些市井俗夫論起事來了?”

“值此時局,我讀書人怎可兩耳不聞窗外事?自讀聖賢書之日起,國家興旺便已在吾等之身!”

此言一出,在場眾人歡騰簇擁,紛紛稱道。

要是李廣在此,一定忍不住高呼一聲:“總座高見!”然後感歎:果然懂哥和大明白是自古以來就有的,人類有史以來最不缺的就是懂哥和大明白!

卻見那讀書人離了眾人,鬼鬼祟祟地轉入巷子,在裏麵找著一人,上去急切地問道:“怎麼樣?不錯吧?我就是肯定沒有問題,說好的銀子呢?”

那人蓋著頭,不露臉,藏在陰影裏陰陰地笑了。

“嗬嗬哈哈哈,都說你彭書生妙嘴生花、最能帶動市井輿情,如今看來,確實有些能耐。”

彭書生按照李廣前世來論的話算是個“媒體人”或者“新聞界人士”,幹的活計就是在煽風點火、引導輿論,當然了,不憑良心,看的是銀錢。

你給多少銀錢,彭書生就會給你多少名聲、多少公道、多少正義、多少的熱情。

這樣的錢,彭書生早已經賺麻了,在他科舉考不過學霸、鬥不過權貴、偷不過關係戶之後,他就一直在賺這樣的錢,雖然不能做官、沒有權利,但是他鼓唇弄舌就可以攪動風雲,也活得好生快活。

“好了,錢呢?”

那人往懷裏掏掏,然後拿出了一小袋子,在手裏顛了顛,發出了金屬碰撞的響亮聲。

這聲音在彭書生聽來就像是魔音一樣,他不僅為之癡迷,還以此為榮,因為他認為世間沒有人可以不為之失去自我。

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