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玉刃分膝(1 / 2)

秦初祖這麼一禦駕出行倒是如了自己的聖上偉意,但是卻完全沒有考慮到沿途百姓們的感受。

大秦王朝初立,事事都想要彰顯大國氣度,營造盛世聲勢。

秦初祖這個執著於向全天下彰顯自己是天命所歸的聖主明君的君王更是要擺出大聲勢,如果出行排場不夠隆重他甚至會當場問責負責的官員或者侍者。

麵對這樣的皇帝,下麵官員對他的出行就不能不過度準備,因為這樣雖然會透支民力,但是卻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皇帝的滿意程度,進而確保他們的官運和前途。

在麵對這樣的選擇題時封建官僚鮮有能夠站在民眾一邊、站在國家長遠發展的角度上麵來考慮問題,因為這樣雖然正確,卻不能在眼前讓皇帝滿意。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流血漂櫓。

為了不讓自己的血成為那一大片中的一部分,不讓自己身死而化為百萬浮屍之一,大秦王朝的官僚們都全力發動民眾為皇帝陛下的出行專門開開鑿了平直寬闊的道路和運河,直接從首都陽京一路開到了現在的寧江。

由於工程浩大、工期又緊張,沿途的官員為了完成任務,幾乎將當時的民力抽空,征調了近百萬民夫,不僅嚴重破壞了農業生產,還是許多城市都陷入一定程度的癱瘓。

因為這近百萬的民夫裏麵還包括了城市的小手工業者和小商販等等,大量的城市壯勞力人口被抽走,是的城市當中許多的活動直接消失。

沒有人販賣肉類、菜蔬、瓜果,店麵關門,連掏糞工都不上門了。

這一度引發了一定程度的騷亂,但是都被地方官府鎮壓下去了。

地方官府把鬧事的、不滿的“刁民”們抓了一批“過分”的殺了腦袋,其次一批打板子、坐牢綜合套餐,剩下的趕回了家裏,要求他們自食其力。

官府在破壞了生產生活之後又不重新組織正常的生產生活,這樣的離譜的高壓的環境讓“禦道”開鑿修建的那兩年裏沿途都不太平。

餓急了的百姓什麼都敢幹,不得不什麼都敢去幹,否則就隻能等著別人幹。

後來還是因為事態太過嚴重了,鬧得連陽京裏皇帝都知道了。

秦初祖對於自己的“豐功偉業”不受到老百姓的支持而“反受其亂”十分憤慨,他認為這肯定是各地割據殘餘勢力在背後推波助瀾、興風作浪,應該讓軍隊下場,用最高烈度的國家行動來直接扼殺這種“暴亂”。

幸虧這貨開疆拓土、底定河山不是靠的自己的莽勁,還有手底下賢明有才的臣子。

好幾位開國大臣本來就反對秦初祖這種勞民傷財、顯擺大於實際意義的行為,但是礙於秦初祖的絕對權威和暴躁脾性,他們一開始沒有直接反對秦初祖的旨意,而是到現在才設法補救。

其實剛開始的時候並不是沒有人為民發聲勸誡秦初祖,但是秦初祖這等“曠古爍今之聖君大帝”怎麼會容許“勞民傷財、無甚大用”這樣的消極判定被“強加”到自己的決定上頭呢?提出這種說法的人分明就是在挑戰他剛剛確立起來的無上皇威嘛。

現在天下才剛剛一統,“大秦皇權至尊皇威浩蕩無限公司”這才剛剛開門沒幾天,你就敢跳起來對著老板的決定進行批判加阻止,你居心何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