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好了,別分神了,接下來我帶你‘入境’。”龔峰正聲道。
米雲龍不解道:“什麼是‘入境’?”
“入境,就是找到我這門拳術的心境,帶入其中,才能有行拳根本。”
“是怎樣的心境?如何入呢?”米雲龍又問。
“‘定’,穩如泰山、‘猛’,動如驚雷;此我拳術心境。至於如何入境,全看你自己悟性,你也是自幼習武,這就不要我給你贅述了,我隻負責打拳,你就好好參悟吧。”
說完,龔峰就起勢出拳,開始打著自己的鐵拳。
照龔峰的打算,他要求米雲龍在今天天黑之前領悟他鐵拳的心境,否則的話米雲龍就沒有這個資格了。
米雲龍沉靜心神,將龔峰方才所說的“定”字要訣和“猛”字要訣在心中來回品味,深析其意義。
同時,他目不轉睛地追隨著龔峰,細致入微地觀察龔峰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細節。
龔峰的第一套打得速度很勻緩,為的就是讓米雲龍能夠盡量看清楚,當然不是具體的動作,而是借此感受每一個動作的態勢和意義。
第二套打起來,龔峰的速度提到了一般水平,在和米雲龍交手的時候他就是打得這個速度,在力道上、角度上、爆發上,米雲龍都能夠感受到和第一遍時的明顯不同,這是真正有武鬥的意圖在裏麵的。
看完第二套,米雲龍已經抓到了龔峰拳術的形體,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破形見神,找到這套拳術的真正精髓所在,即將“定”和“猛”都和拳術的具體形體都對應上。
這種對應並不是將語言的描述和展開表麵而具象化的貼合到龔峰拳術的具體動作上,而是找“根”、找“神”,找到在這些動作背後的實質,那實質一定是和要訣完美相合的。
武學領悟的過程是非常枯燥而又非常難以為外人所理解的,因為在外人看來,你的要訣、綱章都已經把武學的意義交代地很清楚了,說的就是武學的具體風格和原則嘛,那還要感悟一些什麼呢?
這就是不明白武學感悟到底要到一個什麼樣的程度,淺淺地從字麵意思理解到的“武學精要”“武學神髓”是不透徹的,甚至是不明確的,他並沒有從——靈魂上感受到這門武學的精神,唯有能以武學之感為己感、能夠在心中無比明晰自己所學的這門武學究竟是什麼,才算是悟透了。
這整個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場心靈之旅,習武者不僅要去認識武學,還要向內徹底的認識自我,達到無我通透,才能化物為己之用。
當然了,比不是說你參不透就不能修習這一門武學了,隻不過是一個收益的問題,看得越透,自然領略越深,對於武學的掌握自然越好。
迷迷糊糊地上路並不是不能走,隻是你肯定沒有視野全清的人走的快、走得對、走得遠。
所以對於武學的領悟對於武者來說格外重要,這直接就決定了這武者的未來能夠走到什麼地步。
不過還有很多的底層武者,他們根本就沒有什麼深奧的武學可以修習,也沒有什麼好師傅傳授他們,自然也就沒有對武學領悟的重視。
這些人往往都是望文生義,淺淺地理解過了之後就開始練了,隻注重抓招式的動作,覺得自己隻要“照著”武學所述去做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