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要不明天做了範文華(1 / 2)

托著疲餓之軀進去,原先從製糖廠裏被吳蒿挑來的少年英傑和少軒迎了上來,恭敬躬身行禮道:“恭迎老爺回府。”

除了英傑和少軒,還有一個少年名叫光豪。

他們三人原本都隻有鄉下的土名,既然跟著李廣進城做事,李廣作為老爺就給他們每人都取一了個正式的名字。

原本按照他們家裏人的意思,孩子既然跟著李廣去做事了,那幹脆就留在李廣府上做家奴,連賣身契都找人寫好送過來了。

但是李廣沒有接受,隻答應花錢雇傭,不以蓄奴。

三個少年家裏的打算呢其實很好,並不是說單純地討好李廣。

就算不是在女多男少的大離王朝,男孩子也是一個農戶家庭當中非常重要的勞動力,每一個都對家中很是寶貴,是不可能輕易送出去給人當奴的。

可是那三個少年的家裏送來的賣身契都把價格標的很便宜,至少對於李廣的身價來說,是非常便宜的了。

按照後溪村的現今收入水平,他們所開出的價格也是偏低的。

對於男孩子來說,這個價格和送已經沒有太多的差別了。

他們其實是覺得,首先孩子到李廣府上做事肯定是過得好日子,畢竟李廣和妻子的為人都那麼好,出手闊綽大方,李家更是蒸蒸日上,日後必成豪族。

讓孩子去裏邊做家奴,不委屈。

現在他們的孩子在裏邊做家奴,那他們的子孫後代就基本上都可以拿到“李家”的這個鐵飯碗,而且有了李家的背景,在天河縣裏就有了根基勢力。

李廣家剛剛起興,日後各種事情肯定都避免不了要是用家裏人,那這些孩子就是未來李家下邊真正做事的人。

出門到了外邊,他們也可以代表李家,沾著李家的光,有裏有麵。

事實上現在的那些員外和老爺們家裏的家奴就是這樣,在家裏是奴,但是過得不差,出門還能夠狐假虎威。

老爺們收租、經營這些事情不好自己全都親力親為,也不大想自己去操勞,自然就要委派自己的家奴們去做啦。

而為了讓家奴們敢做事、能做事,老爺們自然要給家奴們一些好處,並且在背後提供勢力靠山。

所以三家都想著自己如果能夠讓自己的孩子成為李府的第一代家奴的話,那未來他們的家族就會跟著李家一起壯大發展。

李家要擴大影響,也肯定不可避免要借助他們這些親信之人,到時候就可以擺脫自己的農戶日子,說不定還能買地蓋房、搬進城裏做個小財主。

李廣初時也不理解,但是後來就看透了,所以沒有答應,隻是取為雇傭關係。

以後李廣壯大自己,勢力固然是要有的,親信也確實需要培養,但是這三個少年家裏人就不大可能得到李廣的信任了。

李廣對他們點點頭,問道:“吳老爹呢?”

英傑接話應道:“回老爺,吳老爹在收拾宅子,說是要歸置歸置亂處,帶著光豪去了。”

李廣要用這三個少年,但是又要避免讓他們三人的家中過來沾染過重,所以他的解決方式就是不以姓稱。

讓三個少年在家中不帶姓氏,僅僅以李廣所起的名字稱呼,這樣一來就會減弱他們對於自家的歸屬感。

當然李廣不會讓這些孩子和家中直接斷絕聯係,畢竟他們家中對孩子也是不差的,教養的也不錯,隻是人在麵對榮華富貴的時候總是很容易把持不知自己,情有可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