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光有些意外地看著紀千雪。
剛剛燕北的問題,他才剛想出個窮舉的辦法,還沒開始算。
紀千雪那邊,竟然已經得出答案了!
紀千雪冷漠的臉上沒什麼表情,隻是淡淡說了一句。
“這道題陛下講過。”
霍光的視線,在燕北和紀千雪之間掃了掃,然後低下了頭。
他是聰明人,知道有些事不能去探究太多。
該他知道的時候,他自然會知道。
“窮舉的辦法,固然有用。”
“可你有與沒有考慮過,這籠子裏要是有一百個頭怎麼辦?”
“幾千個甚至上萬個頭,難道也要窮舉嗎?”
“算數是用來解決現實問題的!”
“現實中發生的情況,複雜程度往往超出我們的想象。”
“要是事事都窮舉,那是要累死人的。”
燕北想要推廣他所掌握的知識,自然要從身邊人開始。
霍光這段時間辦事可靠老練,是個可信任的人,也夠聰明。
若是能教會了,以後再教人就可以讓霍光出麵,免得燕北親自麻煩。
“霍光,我接下來講的,你可要細細聽好了。”
“我們假設籠子裏麵的兔子有甲隻,這裏的甲代表兔子的數量,但我們暫時不知道甲具體代表多少,然後假設雞……”
這一課,上了兩個時辰。
霍光從一開始的懵懵懂懂,到後來的似懂非懂,恍然大悟。
到最終,心中已經滿是震驚。
燕北所講的算學,已經超過了霍光對算學的理解。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燕北所講的算學,一旦理解裏麵的意思!
真正在實際現實事務上使用,意義重大!
霍光隻是在大腦中,隨便套用了幾件事,就發現燕北講的這些東西,能省很多事!
“陛下!霍光今日受益匪淺!陛下的每一句話,都印在腦中不敢忘!”
燕北看著霍光歎了口氣。
“你去挑幾個孩子,五六歲到十一二歲左右。”
“要聰明伶俐的,最好對算學有天賦的。”
霍光覺得受益匪淺,燕北卻感覺在對牛彈琴。
一個簡單的二元一次方程,霍光竟然用了兩個時辰才明白!
紀千雪當時,隻用了半個時辰!
當然,這不是說紀千雪的智力要比霍光高。
隻是,霍光在這個時代的思維模式已經固定了。
燕北打破常規的新東西,對霍光來說接受度很低。
這就是為什麼,後世都講究從孩子抓起。
孩童的智力開發還不完全,對世界的認知。還處於一個混沌的狀態。
這樣的孩子就像是璞玉一般,在接受了教育後,更容易塑造學習新的知識。
這樣一步步潛移默化,對各學科的學習能力。也會緩緩提升。
按後世的分法,小學,初中,高中,大學。
越往前走,學科難度越高。
與此同時,學生的學習能力,也在不斷增強。
即便是在後世科學的教育體係下,讓一個沒讀過書的成年人,去學習小學知識。
可能還不如一個隻有幾歲的小學生。
這不是智力的問題。
而是成年人對世界的認知,基本已經有了固定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