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十歲老頭子、十二三歲的小娃子,讓他們去修路?
怕是一個月就得累死個十來萬,還得再病個幾萬!
到時候給他們買藥、下葬的錢,都夠雇傭青壯年了!
當初第一次作戰三萬六千俘虜,現在在大燕境內修路修好幾年了!
有萬餘人,是累死的。
還剩下兩萬五千多人榨幹其利用價值,預計十年之內會死光。
這二十九萬俘虜,在三年內沒有死絕,已經算不錯。
屬於養著費錢,放了不得勁的情況。
真放了,這批人回去就是撞令郎。
“陛下!末將,建議!不如用來給我大燕將士練練手吧?”
同行而來的趙白雪說道:“我們已經和他們結下血海深仇!”
“他們的丈夫、母親或者兒子、兒媳,都死在我燕軍將士手中!放回去,這些人就是禍患!”
“他們不同於正規軍!很多都是全家老少齊上陣的情況!殺一個就是激起全家的仇恨!”
燕北聽罷這話,想起了明末盧象升的天雄軍也是這種配置。
全家上陣,死一個其他人都急眼要拚命。
“這些人!去問耶律宗要不要!如果要的話,拿百萬兩來贖人!”
“如果不要,帶回國內,打入奴籍發賣。”
燕北平靜地說道:“這批奴隸的生死安全,不在大燕律法保障之中!”
奴隸有特殊的籍貫,一旦被主人買了後,主人不可以輕易殺掉自己的奴隸,否則需要承擔責罰。
隻是這批大桓的撞令郎被大燕百姓買過去後,大燕百姓就是把他們殺著玩,官府也不管。
燕北尋思著,既然這批人無法修山開路,那就讓其發揮最後的價值。
至於發給路費,讓其回家這種聖母舉動?那是絕不可能的。
對待外敵,要是手軟,那就是對同胞心狠手辣。
“明白!末將馬上派人修書一封,送到大桓軍營中去!”趙白雪馬上表態。
“這些撞令郎中有不少都是女子!十七八歲,剛剛成家,丈夫也在戰場死了,若是——”
“朕明白你的意思!去把有功勞將士叫過來!讓他們每人挑個媳婦!”
“但之後抵達大桓城池,不允許燒殺劫掠,那些將會是我大燕百姓!”
燕北以這樣的方式,撫平將士們激動的心。
不屠殺大桓百姓,才能更好瓦解其他大桓城池的抵抗之心。
大桓軍隊攻破大燕城池,幾乎都要屠城,有幾個原因。
一則,震懾敵人,不能臨之以恩,就要臨之以威。
二則,破城之後,都要屠城三日!
燒殺劫掠,奸淫擄掠等等,以發泄士兵們長期高傷亡帶來的壓抑。
燕北選擇給將士們發老婆,避免後麵屠城之事,那樣就不會擔憂將士們心生怨氣。
“多謝陛下!“我代將士們,感謝陛下!”
趙白雪激動地問著:“陛下,敢問那封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