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廣場的西側,隔著兩戶人家就是進入後山的道路,道路崎嶇曲折,那個全村人吃水的泉眼就在小路的東側,離村子有一裏多路。村子裏祖祖輩輩吃水都靠扁擔挑,洗衣服就到泉邊去洗。夏天,男人和孩子們幹脆就在泉邊打水洗澡,洗完了再回家。夏天的泉水太涼,女人們多數還是挑水回家,燒了溫水洗。
李二狗住的豬圈是以前村裏集體養豬的地方,離村子並不遠,位於進山小路的西側,而且離路邊還有二十米的距離。因為和村子之間有一個小山包隔著,因此比較僻靜。雖然天天有人擔水從門前路過,但是關心李二狗的人並不多。
李家村是從這條小路去大後山的必經之地,就相當於是進入昆侖山的一個關口。李金旺之所以能做收山貨的生意,也跟李家村特殊的地理位置有關。李家村至今還沒有通上電,也是因為這裏靠山最近,離大路最遠的原因。現在電已經通到了劉家莊,劉大虎家就快用上電了,李家村通電的日子也應該不遠了。
生活中最重要的資源除了吃穿就是水和電,而且水還和吃有關。李家村守著一眼好泉,自然是很好的資源。如果不是這裏有一眼好泉,估計當初李家的老祖宗都不一定選擇在這裏安家和修建祠堂。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李家村的生存條件越來越不夠看了。除了耕地過少、長期通不上電,供水也逐漸落後了。山下的村子,雖無泉水,卻靠近河流或蓄水庫,許多地方都由政府出資建了攔水壩,生活用水問題逐步得到解決。但是李家村卻仍然保留著最原始的取水模式。
李金山和李金旺家則是全村離水源最遠的人家。李金山早就設想用管道將後山的泉水引到村子裏,省得家家戶戶去挑水吃。但是,李家村實在是太窮了,自己村裏飯都快吃不上了,哪裏還有錢修管道?李金山也通過行政村向五田鄉政府申請過,五田鄉也是個貧困鄉,根本沒錢支持。因此也隻好作罷。但是這個事一直擱在李金山的心裏。
當李金山看到李二狗在治喪期間展示的實力後,他的心思又開始活動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