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軍戶中十七到二十五歲的青年還不足九十人,唐同又在外麵招了十幾名生活無著落的流民,湊足了一支一百人的隊伍,給這些人的待遇是每月一兩五錢的銀子,每日三餐的包餐,外加兩套粗布的綠色軍裝,由於這些人都不肯剪掉頭發,唐同也就沒有給這些人軍帽。
唐同把這一百人分成了兩伍,由張一橫和趙亞朋帶隊,每天除了五公裏的越野訓練外,就是三個時辰的列隊訓練,一個時辰的火槍射擊訓練,說起來是簡單,但光是為了讓這些人分清左右,便讓唐同頭大了好一陣,後來想起一本書上看的,便讓這些人左腳草鞋,右腳布鞋的進行訓練,才讓這些人終於分清子左右。
訓練這些人主要是張一橫與趙來朋二人負責的,唐同大部分時間都與那些工匠在一起,唐同先查看了一倉庫中的物資,火yao到是有不少,火槍也有四百來杆,但能用的隻有一百來杆,好在唐同這次也沒有多招人,這一百來杆火槍也能滿足了訓練。
在唐同的帶領下,那些工匠花了四天的時間製造出了一台水力鑽床,這鑽床的結構不是很複雜,但也足夠讓那些工匠們歎為觀止,因為比起人力來,實在是太快了,一天十二個時辰可以鑽出八根槍管來,而人力的話,一個人一個月也隻鑽出一根槍管。
在唐同的眼中,這鑽床的精度是很低的,但在那些工匠的眼中,這鑽出來的槍管卻是很完美的,眾工匠對於唐同如此巧奪天工的技術,一個個佩服的五體投地,看唐同的眼神也格外的尊敬,隻差把再世魯班的名頭安到唐同的身上。
唐同在前世的時候,在槍械的訓練上沒有少花時間,對各種槍械的性能非常的了解,也知道一些普通槍械的製造方法,沒想到在這一世有了用武之地。
這些工匠有了製造水力鑽床的經驗之後,對於其它的機床上手也比較快了,唐同把圖紙留給他們,讓他們自行研究,又安排了三十來個二十六到三十歲的軍戶看管這些工匠,不讓他們輕易離去,免得技術外流了。
因為唐同給的待遇高,那些工匠對於唐同的這個舉措到也沒有反對,而唐同抽出身來,開始對那一百名士兵進行更多的訓練,因為多訓練一分,就多一分戰力,這個道理,唐同心裏是很明白的,沒有訓練過的士兵,再剽悍也隻是一群土匪而已。
自唐同接手訓練後,又給這些士兵增加了一個拚刺刀的訓練內容,唐同也沒指望給把這些人訓練成後世的特種兵,他隻希望能有後世普通士兵的水準就心滿意足了。
這個時代的普通人有一個好處,就是特別能吃苦,衝著唐同給的這麼高的待遇,這些人在訓練中都是很賣力的,他們的心思也很簡單,認為唐大人既然給了自己這麼高的待遇,自己便要對的起人家唐大人,雖然也有個別喜歡耍滑頭的人,但在唐同毫不留情的軍棍之下,也老實了,後來唐同又采用了士兵的分級製度,將士兵分為一,二,三級,每一級的待遇不同,這些士兵為了更高的待遇,訓練起來自是更加的賣力了。
古時候的人不象現代的人有著各種各樣的思想,絕大多數的人當兵不是為了國家為了民族,而是為了填飽自己的肚子,為了自己那一點點的利益,唐同這會兒也沒時間對他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隻能用利益把這些人的積極性調動起來。
這個時代的人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誰給他們好處,他們就會忠於誰,唐同雖然沒有說這些人是自己的家兵,但這些人自己的心中卻把自己當成了唐同的家兵。
第十四天的時候,第一支唐同所要求的後膛槍製造出來,唐同興匆匆的拿著這支槍來到靶場試槍,這種槍采用的是紙殼的子彈,雖然比曆史上提前了兩百來年的時間,但以明朝這時候遠遠領先世界的製造水平,加上唐同帶來的一些先進的生產技術,這槍還是順利的製造出來了。
當第一顆子彈飛出槍膛後,所有的人都吃了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