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水盯著不停變化的幻境:“楚姑娘,北冥亡於景明十三年對嗎?”
楚悠然點了點頭,繼續說道:“史料記載,景明八年,南方發生叛亂,景帝派戰神納蘭德前去鎮壓,納蘭德死於副將偷襲之下,與此同時,蕭氏一族打著清君側的名義起兵。景明十三年,蕭冉帶兵攻破京城,圍住了整個皇宮,景帝點燃了明月樓,與宸妃納蘭茵一起走進火海,雙雙殉國。”
幻境中,納蘭茵與蕭冉退婚,心灰意冷之下,進入道觀修行,怎麼又入宮成為了白景的妃嬪?
“以上是正史記載,沒有詳細說明納蘭德具體死因,不過民間野史怪談對此卻津津樂道。雖然納蘭德忠於白景,但很多人認為他這種擁護昏君的行為著實可笑,所以當時他的死,對於底層人民來說,並沒有多麼讓人痛心疾首。坊間傳聞,他的副將早已棄暗投明,不再擁護昏君,本想力諫,勸其選擇明主,擇木而棲,卻被他惱羞成怒嚴詞拒絕,甚至想陣前殺了副將震懾眾人。卻不曾料到,副將趁其不備,先下手為強,將其一刀擊殺。”
納蘭德貴為北冥戰神,本人剛正不阿,是北冥皇權最忠實的擁護者。倘若真如幻境中北冥國師所預言,蕭氏一族終將會取而代之,但凡納蘭德有私心,將女兒嫁與早與之情投意合的蕭冉,到時再裏應外合,奪取江山並非難事。但納蘭德卻選擇與蕭氏一族恩斷義絕,堅定不移地擁護景帝。
聯姻,是向上位者表忠心的最佳證明方式,但納蘭德並沒有讓女兒進宮,因為他知曉皇宮並非女兒的好去處,朝堂之上有暗流湧動,皇宮之中自然也有勾心鬥角。與蕭家悔婚之事,在京城傳得沸沸揚揚,而此時又傳出女兒是為了入宮才會退婚的流言蜚語,讓納蘭家苦不堪言。納蘭德為了保全忠君之心,同時也不想女兒入宮,最後想出了讓女兒進道觀修行的折中之策。
但事與願違,即使納蘭德想出萬全之策,卻未料到造化弄人,身後之事,又豈都能如願進行呢。
幻境突然轉換到納蘭府,納蘭府被鋪天蓋地的白色所籠罩,哭聲不絕於耳。
此時,納蘭茵看著棺材中已經變冷的父親,神色悲戚,緩緩伸出手,輕輕合上了他死不瞑目的雙眼。
然禍不單行,納蘭夫人悲痛之下,引發心疾,竟也隨著納蘭將軍去了。
一時之間,納蘭茵父母雙亡,無依無靠。偌大的將軍府,竟隻留下這個未出閣的孤女。
看著納蘭茵悲戚的神情,小狐狸不知如何是好。
聖旨傳來,納蘭德為國而死,流芳千古,納蘭夫人隨夫而去,伉儷情深。為表彰納蘭家世代忠君愛國,加之納蘭茵精通醫術,應召擔任宮廷女醫。納蘭茵安葬好父母,遣散家仆,隻帶著那隻小狐狸,決然入宮。
北冥失去戰神,納蘭茵失去父母,未出閣又沒有其他親人的孤女,讓人憐惜。今皇族願意庇佑,進宮做女醫,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春去秋來,納蘭茵入宮滿三年,各地烽火四起,不斷爆發的起義,割據各方的勢力,讓整個北冥岌岌可危。
此時,順著小狐狸的目光,終於見到了北冥末代國君,白景。
淑妃言辭鑿鑿,指證柔妃與女醫納蘭茵沆瀣一氣狼狽為奸,對她下毒,且人證物證俱在,言辭懇切,眼含淚水讓皇後為她做主。
因此事牽扯甚廣,事關重大,皇後無法,隻能派人將皇帝請來主持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