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顧義吃過飯就去了沈建民家,得知沈建民在村委開會,顧義想著正好大家都在一起說了,就去了村委會。
村委會裏麵,在村裏是個小隊長的人都去了,因為還有一個月就過年了,需要把各家各戶的工分算出來分糧食了。
沈建民看著核對了三遍的賬本滿臉憂愁,其他人也都是唉聲歎氣。
“一年比一年難過啊。”
“也不能這麼說,前幾年啃樹皮的都有,現在起碼每家每戶都能分到糧食了,省著點也能堅持過完這個冬。”
“唉,誰說不是呢。”
……
外麵等著的顧義聽到屋內的對話,原以為那些食不果腹的年代逐漸好了些,沒想到竟還這麼難。
顧義推開了門走了進去,“沈叔,我有辦法。”
沈建民看到顧義,突然覺得這個冬也許並不那麼難過了。
“你有什麼辦法說出來,正好村委會的人都在。”
這下眾人都看著顧義,期待他能說出解決辦法。
“種蒜黃,以集體的名義去賣,按量分錢。”顧義不懼大家的目光,看著沈建民說出了辦法。
這話一出,討論聲立馬起來了,因為這屬於投機倒把吧,萬一被抓了怎麼辦?
顧義聽著那些議論,心裏想就知道會這樣,但是她媳婦兒要幹,那他就得支持。
“安靜!有問題,一個一個來!我先說明,以村裏集體的名義是可以的。”沈建民拍了拍桌子,讓大家安靜。
老會計:“現在公賬上沒有多少錢,顧娃子,種這個蒜黃成本多少啊?”
顧義:“不需要成本。家裏有大蒜的都能種出來,我把技術交給村裏。”
然後又是一波議論聲。
一隊小隊長:“顧二哥,這蒜黃沒聽說過啊,就算種出來,賣給誰呀?”
顧義:“供銷社、黑市、國營飯店、食品站,如果量大的話,我認識搞運輸的。”
又一波議論聲響起了……
沈建民拍了拍桌子,大家安靜下來,“投票吧,少數服從多數。”
然後在大家的一番思想掙紮中,四比三,讚成!
沈建民看了看沒投票的三個小隊長,再次開口:“村委會同意那就幹,一會兒召集各家出一個代表再一起商議一下。”
這時候大家都不下地,說是各家出一個代表,實際上全部的村民都來了,大家齊聚在廣場上。
等沈建民說完要全村種蒜黃以集體的名義賣錢的時候,頓時廣場上的議論聲大的把還在熟睡的嬰兒都嚇醒了。
“安靜!!!”
沈建民用大聲公讓大家靜下來。
“以集體的名義不算投機倒把,剛才村裏已經把每家每戶的工分算出來了,糧食緊巴,公賬上沒錢,願意幹的就家裏出一個代表下午到村委會學習怎麼種植,不願意幹的也不勉強。我再說一次,全憑自願!”
沈建民說完之後就走了,而廣場上的人還不願意散,都在討論著。
顧義連廣場都沒去,在村委說完就回家了,這時候溫婉婉應該要醒了。
倒是去廣場上開會的顧家人聽說這主意是顧義提出來的都跑到了他家。倒不是不願意他出主意為村裏,就怕最後吃力不討好。
這也提醒了溫婉婉,於是在大家都走後,她便進了空間,不多時就弄出來一木箱生長好的蒜黃。
她又讓顧義用一些蒜黃炒了一盤菜,吃過午飯就搬著這些去了村委會。
村委會圍著的人挺多,但是報名的就十家。顧義把蒜黃炒的菜打開,味道香的讓外麵看熱鬧的人直往屋裏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