嫪毐從蕭山和何忘山那裏獲得了兩件文物。
其一是諸葛連弩。
諸葛連弩,是三國時期蜀國丞相諸葛亮製作的一種連弩,最先稱作元戎弩,被後世稱為“諸葛連弩”。諸葛連弩一次能發射十支箭,火力很強,但是體積、重量偏大,單兵無法使用,主要用來防守城池和營塞。
第二件文物,名為“明光鎧”,乃是唐代的文物。
“明光鎧”一詞的來源,據說與胸前和背後的圓護有關。因為這種圓護大多以銅鐵等金屬製成,並且打磨的光滑,頗似鏡子。在戰場上穿明光鎧,由於太陽的照射,將會發出耀眼的“明光”。
明光鎧也並非唐朝獨有,早在三國時代曹魏曹植在他的《先帝賜臣鎧表》中記載有明光鎧。而明光鎧較早的參戰記錄是《周書·蔡祐傳》中如下的話:“祐時著明光鐵鎧,所向無前。敵人鹹曰:‘此是鐵猛獸也 ’,皆遽避之。”
但是明光鎧甲的大規模運用,還是在唐朝。唐人尚武,其鎧甲自然也是十分堅固,防禦力很高。
嫪毐直接是將那明光鎧給套在了自己的身上,隨後便是架起了連弩,朝著對麵的李如是和陸遲一陣掃射而去。
“嗖嗖嗖嗖——”
隨著十聲銳利的破空聲響傳來,十隻弩箭,劃破長空,徑直射向了李如是和陸遲,這箭矢鋒芒畢露,迅如遊龍,若是被其射中,恐怕會受不輕的傷。
而就在弩箭射出之前,李如是早已經是使用夏卡的第一階的神異:朝代之始直接是一股腦壓製在了對麵的嫪毐身上。
那箭矢雖然是文物,但畢竟是通過其秦卡的三階神異獲得的,所以也會受到一定的削弱。
那射出的箭矢無論是力度還是速度,都在一定程度上有了一定的削弱。
但秦卡畢竟強大,又處於第三位階,被削弱的程度到底還是有限。
但也聊勝於無了,好在李如是身手比較敏捷,暫時還是能夠躲避開去。
陸遲見李如是暫時沒有性命之虞,便是放下心來,當即是取出了一件大鍾類型的文物——榆次大鐵鍾。
這大鐵鍾與之前蕭雲泥所使用的徐溝大鐵鍾一模一樣。
據民間所傳,當時鑄造了同一式樣的鍾三口,一口置於徐溝李青村大曆寺,另兩口分別置於榆次上營村和太原府大鍾寺。這三口鍾隻要敲其一口,另兩口即能發出呼應。這是因為在鑄鍾時,鍾內鑄入了路經現場的姐妹三人的靈魂,是姐妹三人的靈魂在遙相呼應所致。
隻不過因為種種原因,這三口大鐵鍾最終皆是散落華夏各處,不知所蹤。也不知道如果湊齊了這三口大鐵鍾,最終會衍生出什麼樣的神異來。
李如是沒有想到的是,自己沒多久便是見到了三口鍾之中的兩口,大抵是自己運氣太好了吧。
一邊隻能作壁上觀的蕭山看見了陸遲使用出的那口榆次大鐵鍾之後,也是眼神閃爍,似乎想到了什麼,但最終還是什麼都沒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