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的冬天在人們記憶中是較為寒冷的,可在黎斯年記憶中卻是最溫暖的一年。
因為那年,年僅五歲的黎斯年在大雪的陪伴下等來了他的小妹妹。
伴隨著嬰兒的啼哭聲,他和他的父親臉上也都露出了笑容。
他的父親為他的小妹妹取名為黎斯月,一邊說還一邊向黎斯年炫耀著這個名字是他們爺爺在臨死前為他們取的,說到這還變的神經兮兮的湊近了黎斯年的耳朵說道:“你的爺爺早就說過你會有一個妹妹。”
這換做別人是不會相信的,可此時聽到這句話的是黎斯年,所以他也十分認真的回複了他的父親。
“那麼阿爹,妹妹是爺爺心疼我,所以送來給我的禮物嗎?”
“是的阿年,既然是專門給你的,你是不是以後要好好保護阿月。”
“好的阿爹!”
一老一少就這樣因為這段對話在手術室門口相視一笑。
過了一會,抱著黎斯月的護士走出手術室,兩個人都急忙跑上去想要看看他們日後的家人,可奈何黎斯年的身高太矮了,隻能在護士的麵前跳起來,試圖看看他的小妹妹。
可終究是努力無果,聰明的他想要求助他們的父親,可沒等他的小手拉住他們的父親的衣角,他們的父親就衝進手術室去看他們母親了。
幼小的黎斯年隻能一遍又一遍在心裏重複著“阿爹是擔心阿娘,不能氣,不能氣。”
可後來沒等他們的母親住進病房休養,就因為黎家的錢不夠而被醫院趕出來了,所以最後隻能回到他們的小家,那個僅僅有著一張床和一個桌子的家。
也是因為沒錢,他們一家隻能走著回去,可黎家阿爹心疼黎家阿娘,所以一直背著她,而黎斯年則是一直抱著黎斯月。
在這個雪夜中,大雪紛飛,黎斯年一直試圖用醫院免費給的繈褓給黎斯月取暖,可奈何繈褓還是太過單薄,黎斯月也從一開始的啼哭變為了沉睡,隨著她的嘴唇逐漸發白,黎斯年急得連忙求助他們的父母,可隻得到了一句話。
“阿年,人各有命,如果這次她活不過來,那麼證明她或許不適合在我們這樣的家庭降生。”
麵對這樣安慰性的話語黎斯年是難以理解的,他作為一個五歲孩童,唯一能明白的就是黎斯月是他的妹妹,他要保護她,所以此刻的他選擇了脫下他身上僅剩的衣物,全部放到了黎斯月的身上。
寒冷的天氣壓彎了他本就不堅挺的脊梁,雪地上留下了他一個又一個幼小的腳印,並且一路上也一直回蕩著他們父母的歎息。
最後他們回到了那個家,黎斯年也在回家的那一刻倒下了,幼小的孩童在倒下那一刻還怕冷的蜷縮起了自己的身軀,他的妹妹也在他倒下那一刻掉在了地上。
他們的母親在哭泣,哭自己的無能,哭自己為什麼不能給他們的孩子一個溫暖舒適的家。
而他們的父親則是默默地把兄妹倆抱到了床上,然後拿著床邊的鐵盒走出了家門。
沒過多久便帶著一個大夫回來了,他們用他們許久的積蓄換回了他們的孩子。
後來等黎斯月長到快一歲的時候,黎家夫婦選擇去往城裏打工,按他們給黎斯年的說法是“現在都在大革命,隻要我們努努力,就能帶你們住大房子,給阿月買小洋裙。”
黎斯年記得那個時候他很高興的點頭答應了,可沒想到等來的不是大房子和小洋裙,而是一個通知死訊的電話。
“你的父母在施工的時候發生意外,請今明兩天來第一醫院認領屍體,時間過後,屍體將會被送往火化場。”
這個電話打來的時候恰好是黎斯月的一歲生日,黎斯年正打算用隔壁李嬸給的雞蛋給黎斯月做個好吃的。
可現在他隻能走到床邊抱起黎斯月,踏上了去往城裏的道路。
這一次他們依舊隻能步行前往,可這次卻又些許不一樣,或許是因為一歲的黎斯月已經學會對著人咿呀兩聲,所以讓在雪地中黎斯年走的沒有那麼辛苦,又或許是現在的他已經明白了一些道理,他知道以後隻能靠自己了。
等到他們走到城裏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中午了。
路上每個人都用著鄙夷的眼神看著他們,看著他們粗鄙不堪的外形,看著他們滿是泥土的臉龐,在這裏黎斯年看到了父母口中的大房子還有小洋裙。
這一刻年幼的黎斯年沒有在意路人的眼底嘲諷,他心中想的隻是覺得他的小妹妹穿小洋裙肯定也很好看。
再到後來,他們來到醫院,這一刻他們才發現他們是唯一來認領屍體的人。
可兩具成年人的屍體兩個小娃娃怎麼會搬的動,所以最後他們隻能看著他們的父母被送往火化。
在那裏黎斯年聽到有個工作人員議論著他們,說道:“這對夫婦真是想錢想瘋了,本來不用他們進去,就因為給的錢多就拚命要進,最後留下兩個小孩,這兩小孩也真是可憐。”
隨後便有人接話:“你覺得可憐那你養他們吧。”
那個工作人員就立馬閉嘴了。
黎斯年看向那個開口的人,一身西裝筆挺,頭發打理的十分整齊,身旁人都叫他張總。
那個張總也注意到了黎斯年的目光,隻見他立馬揚起了一個和善的微笑,對著黎斯年說道:“我會賠償你們失去父母的損失的。”
後來的黎斯年拿到了一萬塊錢,並且還簽了一份協議,原本黎斯年因為不識字,所以沒敢簽這份協議,但那位張總的一句話,讓黎斯年落下了這個筆。
“這都是為了你和你的妹妹能活著。”
這是黎斯年第一次看到這麼多錢,以前的黎家夫婦最多隻能給他一塊錢,就連那年救他和黎斯月都隻用了二百塊。
這一刻的黎斯年居然覺得很值。
後來的他帶著黎斯月來到了洋裝店,買了一件小洋裙給黎斯月,而他自己也買了他夢寐以求的糖葫蘆。
再後來,黎斯年帶著黎斯月回到了他們的家,可這一次他們是坐大巴回來的,沒有冰冷的雪地,也沒有無情吹向他們的風雪。
這一刻黎斯年想,如果父母能坐一坐該多好,他們一定會笑得眯著眼問他:“阿年,開不開心啊?”
就這樣,黎斯年和黎斯月一直靠著這一萬塊錢生活著,可等黎斯年長大到十一歲的時候,在他真正懂事後,他突然就無法直視這筆錢了,年僅六歲的他用他父母的命換回了一萬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