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的什麼?”很明顯薑稚奇怪的腦洞讓張之年開始好奇薑稚究竟平常在看什麼。

“不常看的,以前的時候看過一點,就是那種霸總少爺追愛的,後來感覺不太適合,但還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想到那些古早文學薑稚又開始胡思亂想。

“那你現在都看什麼?”張之年在聽到薑稚說看的霸總少爺追愛時顯得有些意外,他以為像薑稚這樣的人不會去看這些。

“BBC的動物紀錄片,覺得跨度很大?”薑稚不難看出張之年眼中的詫異,便順著解釋“之前那些是因為年紀小的時候大家都在看,我那時有些隨波逐流,後來喜歡上紀錄片是因為相較於接觸社會想更接近自然”。

【被真實到了,我之前也看過霸總追愛的文和電視劇,後來就覺得不好看】

【是因為後來的霸總少爺追愛的都給觀眾降智的原因吧?】

【BBC的《王朝》是不是?真的超級好看,它還出了二,球球大家快去看】

薑稚在解釋的時候想到了陸乘淵推薦她看的時候說的話‘著眼於動物們在殘酷現實之下的生存美學,窺探人性’一開始她還不理解陸乘淵的話,直到後來她才明白了陸乘淵是讓她放過自己,枯竭的精神也在其中經曆了衝刷。

紀錄片極富‘戲劇性’的跌宕起伏令人不自覺沉醉並產生共鳴,動物在麵臨殘酷的自然法則與人類麵臨的社會法則實質的相同更讓薑稚喜歡上了紀錄片。

“接近自然?是因為不喜歡社交嗎?”其實張之年更好奇的是薑稚為什麼會參加這個綜藝,因為他有時候也不喜歡和人進行社交。

“差不多,參加綜藝是討生活,不討生活的時候就喜歡窩在家裏”薑稚的話直接到攝像老師都有些想掐了直播。

【啊?這是能說的嗎?這麼直接?】

【夠了。這一刻我恨透了這是劇本,能不能假戲真‘做’】

【突然懂了稚稚之前真心話說的沒有喜歡的嘉賓是真的?她把這個當成了工作,怎麼會有人喜歡上工作的】

【球球別說了,現在回看之前的幾期一股子BE感,你要殺了我嗎?朋友】

【可這不是戀愛綜藝嗎?怎麼是工作啊?】

【姐妹,別太單純了,這都是綜藝了,怎麼可能沒劇本?】

【那要這樣我可就要磕稚稚老婆和陸乘淵了】

“獨立藝術家也要討生活嗎?”張之年有些好奇,他不太了解現在獨立藝術家的行情,也不知道薑稚還是要討生活的事情。

“要的,辦展哪裏都需要錢,參加活動有錢拿”薑稚也不藏私說的明明白白。

“沒有資助嗎?”張之年想到資助可能是一條極為好走的路。

薑稚點頭,肯定是有的,現在她還欠著人家的賬“那也是要還的,能找我要東西就好,最怕什麼都不要的”。

“會有嗎?什麼都不要的?”張之年重複了薑稚的話,卻是用了疑問的語氣。

這其中的更深層含義,薑稚卻是沒有理解,她在意的是人情不好還,張之年是擔心有情人暗下黑手。

“暫時沒有”薑稚暗自思忖,要畫的債主應該算不上什麼都不要吧?之前有些不要的她都拿債主的錢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