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極圈的**上,到處都是浮冰和冰山,入眼就是一片白茫茫的。對於各國科學家來說,北極圈有著神秘的麵紗。有許多科學家都想來一睹它的容顏。
一批又一批的科學家們帶著最精密的儀器來到這裏,試圖探尋它的奧秘。
公元2060年一群科學家又一次來到這,當他們來到這後,發現所有的儀器都失靈。
他們身處的冰山也開始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迅速融解,相繼竟出現暴風雪等各種惡劣的天氣,不知是不是之前的一次次打擾已經徹底激怒了北極圈,它就是這些科學家的末日,如同一隻洪荒巨獸要將一切吞噬,把這些觸犯它的科學家們全都留在這一片**中。
在付出死傷過半的慘痛代價下,剩餘的科學家們終於狼狽的逃離北極圈回到自己的國家去,第一時間將情況告訴國家高層。
第二天,全世界各國竟有默契的同時發布一條內容:將北極圈列為繼百慕大三角等之後又一個最危險的地區,任何人也不可隨意進入。
自此,北極圈成為了死亡的標誌。雖各國鬧得沸沸揚揚的,但這裏依然是那樣的平靜,安寧。仿佛不曾發生過什麼一般。
沒有人知道北極圈中央區域有著一塊巨大的浮冰,長達四、五公裏。有人可能會疑惑,這麼大的麵積在衛星的探測下一定會引來人們的關注,怎麼不會有科學家懷疑呢?
但如果這塊浮冰是人造的呢?
沒錯,這巨大的浮冰是人工創造的,別小看它表麵普普通通的,實際上在它上空有著一個透明防護罩,即使是核彈轟擊在上麵也留不下一絲痕跡,連核彈都能抵禦的防護罩怎麼會屏蔽不了各種探測信號呢?
這塊浮冰是一所秘密研究所的根據地。在研究所裏的科學家們眼裏,之前來探測的那些人隻是一群庸人,垃圾罷了。
在這裏他們就是神,所有的一切都可以按照他們的想法隨意改變。但他們再厲害也要聽命於幕後一個才二十五歲的年輕人,沒有人不服,因為他們都被他給折服。
他叫天羽,在各國人心裏如同神一般的存在,他被譽為是“最完美、無人能超越的世紀天才”。為什麼一個才二十五歲的年輕人會獲得如此殊榮?
試問有誰能十二歲考上哈佛;十六歲前寫了三本書,均獲諾貝爾文學獎,成為第一個連獲三次諾貝爾獎又是最年輕的人;二十五歲創辦的天羽科研集團已成為世界上另各國都望而生畏的經融航母!
隻要能做到一樣都讓足以人仰望、崇拜,又有誰能做到囊括全部呢?
有!隻有一個叫做林天羽的年輕人能做到這些。
浮冰下約百米處有著厚達十米的金屬板製成的壁壘,這就是研究所的所在之地。
廊道裏,十幾個身著白大褂的人都一臉緊張,急衝衝地向實驗區趕去。
“小岩,天羽好點了嗎?真的要開始這個實驗?”一個六十來歲的老人皺著眉問道。
“嗯,其實我也不想,但我們要尊重天羽的選擇。一會我主操作,必須成功!”被叫做小岩的年輕人搖了搖頭,歎了口氣道。
小岩原名岩虹,是天羽大學舍友,他是次天羽後的天才,他們是可是同穿一條褲衩的兄弟。他一般不愛說話的,但問話的卻是謝教授,他岩虹隻能無奈的應到,但說到成功時眼神更堅定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