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間,溫良離開了後院,走到了前院,這裏是屬於男人的地盤,沒有特殊情況,她是不能來的。
尤其是少遊和公爹辦公的昭清軒,這裏的繁華,比之皇宮也不遑多讓,二十四景的院落,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是全國各地每年進獻到皇宮後,剩下來的最優質的。
二十四扇大窗戶的主堂,能全方位看到院子的每一處景落。
院中還有一池湖水,為明鏡湖。
進入院門兩側,便能看到兩旁立著的奇石,一個是魚躍龍門石,一個是步步青雲石。
溫良踏在由鵝卵石鋪就的小路上。
這裏就是嚴禁女人進來的昭清軒啊!
也就這個時候,她能進來了。
哪怕是在如此沉重悲痛,家破之時,她都不免得要被這處院落之美和富貴所歎服。
夏日炎炎,這裏卻有著獨特的清爽,空中都飄蕩著淡淡的花香,細嗅下,還有水墨檀木香。
穿過連廊,就是落鎖的正堂。
但是不知為何,溫良退後了步子,不敢再走了。
僅僅停立在院門這裏。
因為昭清軒是權府權力的象征,是獨屬於權家男子的地方,這裏談論的是家國天下!悠悠萬民!
豈是小女子能踏足的地方。
所以,溫良退了出來。
恐懼壓迫著她快速的離開了昭清軒,離開了前院,回到了自己的一方後院,才放鬆下來。
是了,她隻要聽婆母的‘等’就好了。
可誰知,這一等,就等來了,跟隨權少遊一起南下起事的那些男人們,他們的家族,除女子外,盡數抄斬的消息。
在京城的家族,是最早被抄斬的一批,所有的女子,一半充入了教坊司,一半送去軍營了。
溫良不止一次的想過自殺,她是權少遊的妻,就算死,也要有尊嚴的死,保留貞潔,不叫別人看不起少遊。
但是,不知為何,皇帝遲遲不動權府,隻叫官兵將權府圍起來,不讓任何人出去,吃食也每天如數送進來。
安的是何心思?
溫良想不明白。
譚小璐也暫時沒想明白,在權府壓抑的氛圍下,她作為一麵鏡子,竟然也感覺十分緊張,惶恐不安。
直到這天,事情終於有變化了。
皇帝竟然派了一支龍虎衛,要送溫良南下,去與權少遊夫妻團聚!
溫良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都驚呆了。
淚水瞬間洶湧而下,仿佛一下子看到了光明一般,她要去見少遊了,一時之間,壓根沒思考皇帝此行用意。
而婆母也並沒有攔著。
在她請求下,采綾也得以陪伴她一同前去。
主仆二人都十分高興,仿佛前麵等待的是一片光明。
皇帝不愧是大燕朝的仁帝,哪怕是麵對起事謀反的臣子,也願意送去他的妻子,展示自己的寬宏,求和的意向。
溫良聽來的理由便是如此。
她進入了皇宮,叩謝著吾皇聖恩。
在龍虎衛的護衛下,曆經一個多月的顛簸,她終於來到了權少遊南邊所占領的一個城池,晉城。
自古以來,素有兩國交戰,不斬來使的說法,溫良也不懂這些,但是她知道權少遊早就得到了消息,皇帝仁慈,放她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