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糖葫蘆,十塊錢三串!”
“車厘子,車厘子,好吃的車厘子!”
人擠人的普善寺周邊依舊圍滿了各種叫賣的人群。
現在經濟不好,那些上班的有存款的還好一點,能夠勉強維持,沒存款的則是不得不開始想盡辦法生活下去,比如現在這種攤位都開始因為經濟下滑開始火爆了起來,甚至成為了一些下崗人士的主要職業。
實際上大部分寺廟或者道館的周邊都不允許出現這些小商販的。
如果你在山腳下售賣,他們不會說什麼,不過建築的周邊屬於是清淨之地,不允許出現這種擺攤的行為。
而且目前有很多的寺廟實際上隻是打著寺廟的公司,所以他們自然就更不會讓別人在他們的門口搶占他們的生意了。
不過普善寺沒有這些要求,甚至普善寺的住持妙善還親自下場發表了聲明,允許大家夥在寺廟外,甚至是寺廟裏擺攤售賣,不過不可以占據主要線路,不可以影響他人。
也正是因為如此,現在普善寺外麵才會有這麼多的擺攤人士。
當然,裏麵更多,隻不過裏麵大多都是賣香的,賣祈福紅布的,像這種賣水果的少了一點。
普善寺很大,整個山從山腳到山頂都可以算是普善寺的麵積,所以擺攤售賣的人雖然很多,但普善寺內的空地依舊不少。
此時,在普善寺大殿的房頂,正有一個老和尚和一個身穿黑色棉褂的老人站在一起,看著遠處山腳的風景談笑風生。
“妙善大師,我真是搞不懂你在想什麼,你們寺廟燒的香不收錢也就算了,為什麼還會允許這些俗人進來影響佛家清淨之地?”
穿著黑色棉褂的老人看著下麵熙熙攘攘,仿佛是菜市場一樣的環境,臉上略帶厭煩之色。
他老了,不喜歡這麼吵的環境,而且佛門清淨之地,本來就不應該有這些充滿銅臭的喧嘩之徒所在。
如果不是妙善大師實在是一位真真正正的大師的話,他也不會過來這普善寺的。
聽見老人那生氣的話語,妙善的臉上浮現了一抹微笑。
“張施主,多年不見,你還是這麼的急躁。”
聽見妙善的話,老人哈哈大笑。
“那當然了,妙善大師,如果我沒有這股脾氣的話,我怎麼坐得穩那麼大的一個公司?”
老人的話讓妙善也笑了起來。
“不過說真的,我真的不理解你讓他們進來幹什麼?他們進來之後不斷騷亂,甚至走的時候還會給你留下一地的垃圾。而且你信不信,但凡他們要是在你這出了什麼事故,到時候肯定還得告你,找你要賠償!”
老人的話語顯然沒有動搖妙善的想法。
妙善笑著搖了搖頭道:“眾生皆苦,力所能及的幫助老衲還是會不遺餘力的。如今世界動蕩,民生凋零,能夠讓他們多一點收入,以此來補充家用,老衲並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妥。
至於張施主所說的情況,老衲也沒辦法防止。不過既然做出了決定,老衲自會承擔後果。古有佛祖割肉喂鷹,今日老衲舍己為人,又有何不可?
老衲一心向善,一生修行,如果因為做善事有可能招致災禍而畏首畏尾,不敢上前,那又如何稱之為修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