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長擦著汗,開始組織語言。
“哎,說起來這要提到另外一個人了,你們也都看到了,紅旗村就是個窮鄉僻壤的地方,不僅是紅旗村,周邊山裏的村子也都一樣,而幾十年前,紅旗村出了一位教書先生,他教書育人,分文不取,他也不挑學生,不管男女老少,隻要想學的他都教,這一片山區幾乎七八成的人都是他的學生,他這一教就是三十年呐!”
“這三十年裏,讀書識字的人漸漸多了,從書裏長了見識,就該走出去了,走出去的人多了,帶回來的東西也就多了,人們的日子這才慢慢好了起來。你們現在看到的雖然依舊是窮鄉僻壤,但是要知道,三十年前這裏的人可是連飯都吃不上的。現在有文化的人多了,大家就都有了讀書的意識,就知道娃娃是應該上學的,孩子們在讀書,年輕些的在外頭打工掙錢,年紀大些的留在這裏種菜、養家禽,賣到外頭都有不錯的收成,這些都是從學了知識才有的,所以在我們這兒,這位老師就是聖人。”
“他叫張大年,紅姑是他的第一個學生,也是他的妻子。紅姑是帶著豆腐坊嫁給他的,他經常幫助吃不飽飯的學生,這其中紅姑和豆腐坊幫了很大的忙,他也非常感激紅姑的支持,夫妻二人多年來都非常恩愛,隻是可惜這麼多年都沒有留下一兒半女。”
“直到十年前,村裏來了一個女人,她叫陳秋萍,她看起來大概三十歲的樣子,長得極其漂亮,跟電視上的女明星一樣,說是張大年的遠房親戚,而張大年也給她安排了住處。”
“自從這個女人來了之後,就傳出一些風言風語,都說紅姑無所出,這女人是張大年討的小老婆。”
“還有人說看見他們出雙入對的,孤男寡女從山林裏出來的……”
“後來紅姑就鬧起來了,又是上吊,喝農藥,又是跳河,醜事鬧得人盡皆知,張大年名聲掃地,連累紅旗村也被人恥笑。有一次紅姑是真的跳河了,大冬天的,張大年把她救上來了,紅姑倒是沒啥事,可是卻把自己搭進去了,人就這樣沒了。”
“一個大聖人,卻因為情事而死,這事在我們這兒成了一樁醜聞,大家都不太願意提起。”
“出了這麼大的事,陳秋萍還跟個沒事人一樣,每天該幹嘛幹嘛,也很少跟鄉親們打招呼,喊她也不說話,成天悶在自己屋裏。”
“不過說來也奇怪,這個陳秋萍剛來紅旗村的時候也就二十來歲的樣子,可是後來大家都發現她老得特別快,過一年仿佛就老了十歲,所以人家都給她起了個花名叫陳婆婆,她知道是叫她呢,也就應一聲。張大年死了之後,她老得更快了,人們都在說她是不是得了什麼病。”
“而紅姑看她一個人生著病,孤零零地怪可憐的,還時常帶著東西去看她,人沒了,紅姑也看開了,算是仗義的。”
“就在上個月,紅姑發現陳秋萍在家裏斷了氣,還急吼吼地去請大夫呢,最後也沒救回來,我去看了一眼,她頭發全白了,全身都幹巴巴的,就像活過了一百歲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