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產業帶實業總結(1 / 1)

由此後的三年,從小外貿,做到七位數淨利潤。

此後的每年,基本有八位數。包含硬件更新,軟件投資。

從業難度最大的:實業。

就算行情不好,也是最難倒下的實業。

第一年,看中某產業帶行業,資金5000 ,一台電腦+網線,

知道硬實力不行,且是新來乍到。

啟動學校時寫論文時的勁頭,仔細調研當地產業特色,走訪產業帶從業人員,

從數據分析,產業精研角度,寫出了我所在行業最早期的產業實地報告,發布,

長期活躍在阿裏1688產業論壇,q群,貼吧,外貿論壇,天涯,用軟資訊和信息,認識客戶,結識同好者。

這個過程很消耗精力,幾乎每天長期泡在行業信息中,大概六個月後, 成了沒有業績能力的小專家。

隨時更新每月產業行情報告,被當地外經貿請去做行業顧問。以此認識了較好的供貨商們。

可能是專業知識打動了客人,第一位來自浙江的客戶,下了60w的訂單,他擔心我沒有資本啟動訂單,打來了23w訂金。

初單,堪比大姑娘上花轎,謹慎小心,保證質量,篩選優秀供貨商參與,並親力親為每個環節,在一個半月後交貨。客戶非常滿意,續單100w。

整個過程,我和客人還沒見過麵,僅是電話和郵件溝通。

第一年結束,盈餘30w左右,用10w修葺了小廠房,留20w備戰。

第二年,

摸清行業特色走勢,靶向某大家忽略的產品特色,製作詳細產品樣板,

外經貿局的引導下,來到交易會。

產品打動某大客戶,當年簽單數單。

最大的收獲,結識能力精尖的業務。後成為業務主管(可1打5)。

第二年結束,盤淨利潤300w左右。用30w租賃新廠房。並物色產業園用地。

第三年,

終於有能力親自在交易會展出,在經貿委幫助下,獲得不亞於c位展位,

在大客戶的青睞下,在業務主管帶隊下,

斬獲本行業最大現場訂單,

加上客戶維護持續訂單,

第三年結束,淨利潤800w左右。斥資購地建廠50畝。

有了標準廠房,此後進入常態經營,攻堅了Costco,Target等大客戶。

基本有收益可達8位數。

男人,包括女強人,真正發家,機遇狀態下,三年,

期間,精、力需要all in。

行業選擇很重要,

個人看法,

行業需要具備以下特質:

1,有充足的配套行業細分。

2,有足夠的產業容量。

3,最好是產業帶。

產業帶,可完美提供充分的信息,產業配套,甚至人才。

以上產業帶地方會發布一些優惠政策,可以去當地有關部門了解。有時候會免稅喔。

例如 簡易入圍、辦法。

0成本做產業帶的信息、渠道掮客,依靠當地人熟悉當地資源優勢,做中間介紹人。

掮客中間人玩法,賺錢不多,適合熟悉上下遊,重點維護客群關係,掌握動態信息,有利後期深度介入。

入圍熟悉後,這時候基本有業務了,可根據喜好,靶向方向,製定發展策略。

成長時期,可根據實情是否杠杆(貸款),本人當時沒有借助金融力量,發展比較難一點,也鍛煉了謹慎理智運用資金能力。

朋友有問,事情做出來 ,沒有關係能做出成績嘛。

實際上,我剛開始兩眼一抹黑,完全是沒有關係的白丁出身。

在做事的過程中,逐漸向我們本地的管理部門,行業協會,作為新生代年輕人,我認為本地的管服機構領導還是很願意跟我們交流並支持發展的。

所以有時候當事情有一定的眉目的時候,勇敢的向管理服務部門靠攏,尤其是本地的一些活動會議積極報名參加。關注地方產業的主管部門的政府網站,那裏有的比較火的行業會有動態信息公布。

以我所在行業管服機構就是外經貿,工信局。

在這兩個機構經常組織行業內的企業學習聚會和交流會。並且動態發布一些有利政策。

各種惠民政策,補助,不定時發布。各合適企業可根據情況需求申請。

以上,顯現出地方管理機構對企業事業的支持,很多地方領導是很積極很服務到位的。

多跑跑當地政府對應服務部門有時候有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