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抱豬上樹(1 / 2)

張衣知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什麼玩意,你當城管了?”

熊宏達點點頭:“是巡街小吏,沒正式編製,我和你比不了。你是官,我是吏,你是正式工,我是臨時工。”

張衣知一拉臉:“****,別介,你當什麼城管啊?”

熊宏達說:“正因為現實社會中的城管名聲不好,我才要立誌做一名合格的城管。你放心,我巡邏時,絕不帶秤砣,絕不爆人的頭。我要文明執法,用火熱的心溫暖每一個小販。”

張衣知說:“你跟著誰幹啊?”

“我們現在隊長是程管,姓程名管,字無法。我跟他一塊巡街。”

熊宏達做過一段時間的小攤,見識了很多小商攤被打被欺負的場景。古代多數王朝都是重農抑商,對生意人十分不待見,列為“下等人”,他想,衙門正招巡街小吏,不如自己應聘得了,一來多少有點進項,更重要的是可以間接保護小商販。

熊宏害想,唐朝的城管名聲也沒那麼壞了,隻要自己做得好,百姓是可以理解的。我做城管我驕傲。

兄弟兩好久沒見了,殺豬宰羊慶祝那是理所當然,不過,武則天有令,不得亂殺生,還不能殺豬。

張衣知對熊宏達說:“掐指一算,我們都好久沒吃肉了,要不殺一頭豬吧。”

熊宏達說:“那可是蘇味道家的豬。”

張衣知說:“蘇味道就是孫呆子,兄弟們吃點豬肉都不行?”

熊宏達說:“可孫呆子穿越時傻了,他已經不認識我們是誰了。”

張衣知說:“給他錢就是了,但更重要的是怎麼弄死這豬啊。”

唐朝雖然沒有像明朝錦衣衛、東西廠之類的特務機關,但武則天鼓勵告密,天下每個角落,似乎都藏著一雙眼睛,如果膽敢有什麼非分之想,恐怕還是會被人知道。

怎麼殺掉那頭豬呢?

張衣知前思後想一番:溜豬。

他找了一根繩子,把那頭公豬拴好脖子,叫上熊宏達一起逛大街。

路上遇到不少行人,有人說,你們要去幹什麼?張衣知說:“溜豬。”古時人家養狗都是放養,連溜狗都很少,何況是溜豬呢?所以人們都瞧得新鮮。大都跟著他們後麵看熱鬧。

張衣知急了,這些人跟著自己不能下手啊,萬一有向武則天告密的怎麼辦呢。他臉一拉對各位看客說:“我這是溜豬,又不是耍猴,你們跟著幹什麼?”

眾人不言語,隻是在後麵跟著。

熊宏達說:“別管他們,我們往前走,他們跟著跟著覺得無聊就走了。”

兩人來到河邊的一棵樹前,熊宏達說:“我們打算怎麼溜死豬?”

張衣知說:“我的物理知識到了唐朝,有點用不完的感覺。我因為講解牛頓三大定律而得了縣丞,現在我們再用物理知識把這頭豬解決了。”

熊宏達問:“怎麼個解決法?”

張衣知說:“我們把豬吊到樹上,然後猛地一鬆繩子,摔得他半死,再讓狗‘咬’死他,這樣我們就不是殺生了。”

熊宏達說:“這頭豬三百來斤,我們能抱得動?”

張衣知說:“所以說嘛,這得用到物理知識,我們弄個動滑輪,這樣一弄,豬就成了150來斤,我們兩人一起用力,就可以把它拉上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