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共同體對人類個體的要求,是傳統勢力無法理解的。
他們想不通,人類共同體為什麼要保障無價值個體的生存,更想不通人類共同體為什麼不製止大範圍休息現象的出現。
這樣下去,用工單位不得不提高待遇挽留員工,而增加的成本又會反饋到消費者身上。
可生存保障的出現,不僅減少了消費者群體,也減少了生產者群體,原有的經濟循環必然會遭到毀滅性打擊。
“貝森將軍,在你們的控製區,原有的經濟模式正在消退,在新的經濟模式沒有出現前,正常的貿易循環很可能被動停止。
這會催生大量破產公司與失業者,隨著崗位的減少,惡性循環將不可避免的出現,最終甚至會造成一個地區的工業停擺。”
“哦,這麼說基礎生產者很重要了,那之前為什麼沒有人盡心維護他們的基本利益。”
“當然重要,他們既是生產者、也是消費者,屬於經濟大循環中的基本盤。
之所以這個群體的利益得不到應有的保障,隻是因為他們基數太大,又具有便捷的可代替性。”
“明白了,服務者難做,服務他人本就很難,更何況是服務經濟循環與社會模型了。
放心吧,你們擔心的問題不會發生,正如同你們認為生產者具有可替代性,我們也認為生產模式具有可代替性。”
傳統勢力不理解人類共同體的運行模式,是很合理的,他們之間組成社會模型的文明狀態本就不同。
在周恒的同我文明之中,不存在沒有價值的個體。
隻要個體生命還活著,他們就是文明壯大的一份子,也是文明算力的生物節點之一。
當他開始進行繁衍時,便是在為同我文明做貢獻。
繁衍新生命就是在延續同我文明的活性,繁衍兩個乃至以上的新生命就是在擴張文明的基數。
至於周恒為什麼不啟用克隆技術擴充人類群體,一是此舉會讓人類失去基因組合的多樣化,削弱人類對環境與社會變化的適應力。
二是克隆技術本身並非完美無缺的生命創造技術,其基因模型的固化會造成很多問題。
很多人都知道克隆羊多莉的存在,但了解多莉後續生命狀態的人並不多。
克隆羊多莉長大後,與正常羊生育了六隻小羊,這看起來沒有問題,正常羊具備的生理特性它都擁有。
但正常羊的壽命大約有十二年,克隆羊多莉的壽命隻有六年。
這並非克隆技術不完善造成的生命缺陷,而是克隆羊多莉的基因母體在被采集細胞時,已經六歲了。
所以克隆羊多莉在出生的那一刻,就不是全新的零歲生命,而是處於六歲的特殊狀態。
基因中對細胞、生命形態的記載信息,是很難改變的。
不然卡亞人也不用考慮機械永恒了,完全可以修改基因中的生命信息,成為生物側的永恒種族。
因此,新生命存在的本身,就是對同我文明的貢獻,這種貢獻足以同我文明負責他們從搖籃到墳墓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