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邊的人,賢良不少。
有你姐夫旁邊支應著,再加上叔至令明他們對你也非常滿意,我總算是能放心把國事交給你。
至於你能做好做壞,看你自己的本事。
你這小子,聰明、能幹、也有手段。隻是有些時候,氣量卻小了些。不過這兩年,也算有了長進。
在座的都是自家人,我隻有三句話贈你。
凡事要三思而後行,要有容人之量;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當以史為鑒,以人為鏡;兼聽則明,忠言逆耳。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我這裏有一封軍師留給我的信,你好好看看。”
董俷說完,從案上拿起一封書信,遞給了董冀。
“好了,就這麼著吧。今天我在府上設宴,請了不少人……伯威,你去外麵接應一下。”
“喏!”
董冀揣起書信,和龐統陸遜起身告辭。
典韋和沙摩柯卻留了下來。
“二弟,你真的不打算回來了嗎?”
董俷淡定一笑,“不回來了……嗬嗬,天下之大,超過了你我所知。中原平定,你我這一身的蠻勁,難不成要消磨在女人的肚皮上?就比如沙沙,自從納了那蔡婉,卻是越發的清瘦了!”
沙摩柯的臉,騰地紅了!
“回不回來,對我都無所謂。伯威如果能做的好,我不回來又有何妨?如果他沒有本事,我回來了也沒什麼用處。有些事情,我們隻能做到這一步。剩下的,隻看他自己的努力。
既然他已經選擇……”
董俷說完,起身往屋外走,“走吧,客人們已經來了,莫要讓大家等的心焦!”
一個月之後,長安城外,旌旗招展。
董俷不顧文武百官的阻攔,決議西征。不過他留下董冀監國,倒是沒有多少人站出來反對。
至少承明殿三輔大臣,都保持了沉默。
首輔顧雍、次輔陳到、三輔石韜……
董冀領著妻子呂欣,帶領著幕府中大小官員,送董俷於渭橋上。
此時,正是楊柳青青。
雖然早已經知道,並且在過去的月餘中,每日的拉著董冀說話,可董綠還是忍不住掉下了眼淚。
董冀本想阻攔母親隨行。
但董綠卻說:“你大娘出身大家,三娘整日舞刀弄槍,四娘是個書呆子。這一去西方,不曉得會有什麼事情。你父王這兩年舒服慣了,若沒個人在身邊照顧,怕是會過的不甚快活。
我從小跟著你父王,最了解他的喜好。
跟著他,也好有個照應……伯威啊,要乖乖的,凡事多想想,千萬別再做出讓你父王生氣的事。”
董冀,一一答應。
那邊董俷低聲勸慰了蔡節,緩緩的走過來。
“好了,時間不早了,不就是出兵打仗?哭哭啼啼的,成何體統?”
他揮手讓眾人上了車馬,然後瞪大了眼睛,上上下下的打量董冀,隻是那目光中,再無往日董冀所害怕的森嚴。
突然上前一步,用力的抱住了董冀。
“六斤,多保重,別讓我為你操心!”
已經有多久沒聽過董俷這樣稱呼自己的乳名了?董冀這眼淚,終於忍不住,刷的一下流出來。
“記住我的話,凡事留一線,爹學問不算好,可也知道,過猶不及的道理。”
“孩兒記住了!”
董俷咧開嘴笑了,又狠狠的抱了一下董冀,“照顧好你姐姐!”
說完,董俷翻身上馬,在空中一揮大手,“出發!”
獅鬃獸業已過了巔峰,但老驥伏櫪,仍是格外的精神。仰天希聿聿暴烈長嘶,向前方行去。
董冀忍不住追上前去,大聲喊道:“爹爹!”
董俷在馬背上一顫,卻不回頭,隻是向身後擺了擺手,縱馬急馳而去……
大觀七年,董俷率部遠征波斯,從此再未踏足中原半步。
董冀在董俷離去後的第三年,在朝臣的推動下,迫少帝劉同禪位,登基為帝,國號為‘涼’。
《涼史》中,董冀被成為涼太宗,而董俷則被尊為太祖。
從此,拉開了一幕新的篇章!
董俷自離開了長安,隨行還帶走了曹家老小。
以曹操三子曹彰為先鋒,董朔為左護軍,董宥為右護軍,董俷親自坐鎮中軍,典韋沙摩柯隨軍而行。
出人意料的是,三韓太守賀齊成為了後軍統帥。
用賀齊的話:“打了十幾年的仗,在三韓殺得血流成河,卻養了一身的贅肉。打內戰,我不想參與,可是出征西方,又怎能少得了我賀閻王?我膝下三子,皆願追隨王爺,建功於異域。”
對於賀齊的這番話,董俷快活的不得了。
三萬大軍,浩浩蕩蕩向西域行進。
大約是在離開長安五十天後,大軍通過了武威,抵達屋蘭縣。此時,已經算是進入了張掖。
董俷當晚,命人在屋蘭休整。
同時派快馬飛報漢安城,通知徐晃。
時間過的可真快,一晃距離入西域,整整二十載。董俷典韋沙摩柯三人,在軍帳中飲酒,談起當年的那些事情,忍不住哈哈大笑。一開始,隻他三人在談,可到了後來,蔡琰等人也紛紛加入。
酒興正酣時,董鐵突然進來稟報:“王爺,營外有故人求見?”
“故人?”
董俷詫異的說:“甚故人?是誰?我的故人,你十成都認識,又是哪一個?”
董鐵笑道:“這故人來頭很大,不讓我報上姓名,還說若我說了,他絕不會放過我。而且,必須要大王親自出去迎接。”
“混賬!”
沙摩柯聞聽,勃然大怒,“那個混賬小子不想活了,居然調侃起爺們兒來了?二哥稍等,待我將他綁進來。”
“慢著!”
董俷這心裏,卻突然間一動。
董鐵認識的人,而且那麼大的口氣,放眼自己所認識的人當中,似乎隻有一個人能這樣說。
難道……
董俷呼的站起來,也顧不得眾人詫異的目光,光著腳衝出了軍帳,來到轅門前。
火光下,一個相貌清臒,體形單薄的老者,手扶拐杖,站在那裏。一襲青衫,道不盡的帥氣。
頜下三縷長髯,隨風飄揚。
在他身後,還跟著兩個三旬上下的男子,垂手而立。
董俷看到這老者,隻覺得胸中有一股氣外蓬發,可是話到了嘴邊,卻似乎又無法開口。
老者笑道:“見到老師,為何不說話?嘿嘿,聽說大王您要西征,不曉得我這把老骨頭,還能否得用?”
董俷也笑了!
他上前一步,一揖到地,“若有先生隨行,俷……再無所憂!”
二人相視,不由得放聲大笑。
那笑聲,在夜幕中,回蕩不息……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