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讚歎自己英明神武(3 / 3)

大司農見趙長庚並無鄙夷之色,心下稍安,這次真是丟人丟大發了。

不過,隻要他不吱聲,旁人誰敢哪壺不開提哪壺?

想明白的大司農,頓時身上少了尷尬之色。

吩咐人趕快給他準備熱水沐浴更衣。

“大人,您還是先回之前住過的房間,熱乎水一直有。”

趙家人對生活環境的要求,便是到哪兒都要重新修個洗浴房。

大司農最喜歡的便是趙家的洗浴房,

隻要擰開水龍頭,就有溫水流出,就能洗澡了。

冬天自然這水需要丫鬟小廝燒,到了這夏天,水箱裏的水,在外麵放上一天,到了晚上洗澡的時候,水溫剛剛好,那叫一個舒坦。

洗漱過後的大司農跟趙長庚講述了進沙漠的經過,一邊講一邊感謝哈吾勒騎的駱駝,是專門馱種子的。

這個借口,簡直完美。

很好地給他的膽小跟放棄做了掩飾。

當然了,他老愛怎樣怎麼樣,沒人敢笑話他,這大司農就是有點想多了。

趙長庚更是趕快叫人擺酒菜,招待辛苦了幾天的大司農。

有了這次教訓,大司農便不敢再叫囂著要進沙漠了。

952

不過,大司農的這次冒險進入沙漠的事情,也給趙長庚提了個醒,沙漠邊緣豎起了牌子。

沙漠凶險,莫要輕易進入,內有狼及各種毒蟲。沙塵暴、龍卷風等意外不知何時來臨。

你的任性,全家的災禍。

大致的意思便是如此。

關於沙漠有各種傳聞,甚至有傳聞說,在沙漠的之中,有一個神秘的地下城,在那裏有數不盡的財富。

哪怕是得到一件,也夠這輩子吃用不盡的了。

每年都有數百人進入沙漠後消失的。

所謂的消失,就是再也沒回來過。美好的猜想也有,通過沙漠,進入到另外的國度,在那邊安居樂業。

這可能嗎?也許有。但是那種幸運兒又能有幾人呢。

旁的不說,就大司農這四天三夜的經曆,足以說明,進入沙漠九死一生。

看來,植樹造林還是得加大力度。

如果能夠征服整片沙漠,那什麼傳聞都將不複存在。

隻是趙長庚這麼偉大的願望,真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實現。

大司農回來後,歇了幾天,也想明白了,他老頭子就是個種地的,何必非要去玩冒險呢。

好奇害死貓,還是老老實實地種地吧。

隻是依舊有點不是心思,最後把視線轉向了胡楊種子,他進不去沙漠,難道還不能在沙漠外育苗嗎?

多些優質種苗,也能早日攻克了沙漠。

嗯,這同樣是位有理想的人。

趙明庚這邊治理紅嶺縣倒是紅紅火火。

隻是總是自家先貼糧食支付工錢,沒這道理。

於是,趙明庚去拜訪了知府大人。

“下官此次前來,主要是為了紅嶺縣的未來發展。

您是咱們這地界的父母官,也是知道紅嶺縣的情況有多糟糕。

如今,下官找到了適合紅嶺縣發展的法子,可再好的法子,也得有人去做。

故下官雇傭了許多的百姓。

老百姓別的不缺,缺的是糧食,下官倒是傾盡了多年的繼續,暫時先替縣衙支付。

可下官還有一家子的人要養,總不可能為了衙門的事情,散盡家財。

大人,您看看這賬單要不要先給下官報了。”

趙明庚說完便把手裏的賬單給遞了出去。

知府大人雖然沒去紅嶺縣轉悠過,趙明庚翁婿倆過來上任後的所做所為他也是有所耳聞的,

當然了,他還從在京中任職的同年那裏得了消息。

這趙明庚乃是睿王的叔丈人,且跟韓小郡王關係極其親厚。

想必他的同年不會傳假消息過來,那趙明庚翁婿倆人,便不能隨便得罪了。

隻是看著趙明庚的、賬單,他的腦袋都大了。

“你確定要這些銀錢?”

知府大人的聲音都有些顫抖了。

趙明庚點頭,“大人,您也知道在下官來紅嶺縣之前,這裏才有多少人,而今紅嶺縣人口已經過萬了。

有這麼多人口的根本原因,在於下官一直在用精米支付工錢。

每日每人可得精米3斤。

所找工人數從最初的百人,到現在的萬人每日,前後一月有餘,下官的家底子已經空了。

即便按著糙米價格,一斤也要8文錢。更何況下官的精米質量,賣上20文錢都不為過。”

說著趙明庚把手裏拎著的米袋子遞到了知府大人的麵前。

“大人打開看看,這樣的精米,大人看著值不值20文錢。”

知府大人打開米袋子,看到裏麵白花花的大米,比他見過的貢米不遑多讓。

“你居然拿這麼好的米做工錢發放?”

知府大人感覺他碰到了傻子。

趙明庚點頭,“不然呢?沒有重利,那些個老百姓會回來紅嶺縣嗎?

隻有他們回來了,紅嶺縣才有未來。

如今,以縣衙名義辦的燒陶作坊,已經開始有了收益,老百姓開墾的農田已經超過了三千畝。

且還有更多的趨勢。

下官特地調來了高產糧種,想必今年紅嶺縣便能擺脫老百姓肚餓的命運了。

大人咱們先不說這些,就下官支付的這得好米,按照10文錢一斤計算,不多吧?

大人還感覺下官要的銀錢多嗎?

下官支付的糧食價格遠遠超於下官賬單上所記錄的12000兩白銀,同時,下官又以官府的名義,替百姓們購買了黃牛。

每頭牛的價格在16兩銀,目前已經超過300戶老百姓認領了,

當然了,這個牛的費用,已跟百姓簽下協議,兩到三年內還清縣衙,因此,大人,這牛錢是不是也該先還給下官了。

不然下官可真的要沒米糧下鍋了。”

趙明庚再次說道。見知府大人有猶豫之色。

“哎,下官感覺很不適合當這父母官,真的是墊付不起這費用,想要馬兒跑,哪能不給草?

若是大人為難,那下官就上書到朝廷,給韓小郡王寫封信,看看,能不能讓從戶部直接把這筆款項,先還給下官了。

隻可惜呀,下官為了這紅嶺縣,一個多月,便倒貼了近萬兩白銀。

就沒見當官的還會虧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