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遠侯的夫人得知自己孫女受封縣主後,感慨道:“陛下如此看重我們,我們也要對得起這浩蕩皇恩才是。”

“萬不可辜負陛下的好意。”

定遠侯捋著胡須,道:“這是自然。”

他是兩朝元老了。

先帝昏庸,致使大夏在北齊的壓迫下艱難求生,百姓們的日子過得水深火熱。

直到元祐帝登基之後,肅清朝堂,提攜有誌之士,情況才逐漸好轉。

隻是隨著他統治的時間越來越長,先帝時期殘留下來的各種弊端也開始顯現。

定遠侯清楚地認識到,以當今的性子,斷然不可能坐以待斃。

定遠侯是武將,對政治的敏銳度不如文臣。

盡管如此,他依然能夠察覺到,有什麼東西在悄然地變化,生根發芽。

定遠侯來到窗邊,眺望遠方。

陛下近來的大動作無非就是兩件事。

其一,是讓江指揮使出海。

其二,是讓他帶兵協助東陵攻打北齊。

定遠侯知道,陛下不可能做無用功。

這兩件事的背後定然蘊含著某種深意。

雖然他不知道是什麼深意。

但他知道,陛下最終的目的,都是促成一個昌盛的大夏王朝。

定遠侯負手而立。

就是不知道,他有沒有機會,見證那一天的到來呢?

元祐帝沒告訴任何人,他跟十七皇子還有東陵公主達成的交易。

葉霜和太子除外。

畢竟他們兩個當時都在禦書房,對此可以說是一清二楚。

不過他們也不會往外說就是了。

元祐帝也沒有特意叮囑他們。

他對自己這兩個孩子的聰慧很是自信。

元祐帝相信他們知道什麼是可以說的,什麼是不可以說的。

東陵使臣將東陵皇帝答應的謝禮獻上後,就離開京城了。

東陵公主當初約定的謝禮卻還沒有送過來。

元祐帝也不著急。

東陵公主隻要是個有腦子的,就不會賴賬。

“陛下。”有太監來報:“北齊使臣來了。”

北齊作為戰敗的那方,自然是要上門道歉的。

元祐帝卻沒有召見的意思,淡聲道:“讓禮部官員招待他,有關賠償的事宜也由他們自行敲定。”

大太監恭敬道:“是。”

元祐帝並不打算見北齊使臣。

畢竟他最初登基的時候,北齊皇帝可是趁此機會多次為難。

無奈他當時羽翼未豐,唯有臥薪嚐膽,直到今日報仇雪恨揚眉吐氣。

元祐帝很是期待。

北齊皇帝若是被自己從來不曾放在眼裏的十七皇子篡位成功,想必臉色會很精彩吧?

元祐帝想著想著,便開始幸災樂禍。

雖然他也不知道十七皇子那個病秧子要皇位來做什麼,但還是對此喜聞樂見。

北齊使臣這兩天都在跟禮部官員針對賠償之事商量。

禮部官員漫天要價,張口就是巨額賠償金。

北齊使臣滿頭冷汗。

雖然談判就是這樣,他也會把賠償金一點一點地壓下來,但你也不能這麼獅子大開口吧?

你自己看看這合理嗎!

奈何此次他們是戰敗的那方,北齊使臣也隻能忍下來。

與此同時。

十七皇子也開始動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