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方便,各所專家所帶學生基本常駐在這邊了,邊做實驗,邊傳授知識。

而李博瑀也是知道農科院的試驗田在這邊後臨時決定過來看看的。

李博瑀也點了點頭,對楚緒的決定表示肯定“嗯~,良種的培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你的能力我是清楚的,有什麼要求,你盡管提,宋嘉你這邊要全力配合的。”

“會長放心,我一定配合好楚主任的工作!”一邊的宋嘉也是積極響應。

“會長,已經很好了,宋副院長對我們的工作很是支持。”楚緒在一邊誠懇的說著。

李博瑀發現楚緒挺好玩的,不斷的逗著“楚緒,你可不要因為他在這你便在我麵前恭維他”

“會長,我可不敢,我們還等著靠他吃飽飯呢!”一邊的宋嘉也是趕緊解釋。

“嗯~,你這句話倒是說到點上了,我們九州人的飯碗必須端在自己手上。”宋嘉的無心之言,倒是觸發了李博瑀的思緒。

想了想,李博瑀對著楚緒說道“楚緒,試驗田農作物的產量相對於農民自耕田農作物產量,能提升多少”

“農科院在錢塘地區調研獲悉,農民水稻畝產上等田約一百八十公斤,下等田約一百一十公斤,最下等田約七十公斤。麥畝產三十到四十五公斤,玉米畝產六十到一百五十公斤,土豆和紅薯畝產在五百公斤左右,大豆畝產二十到三十公斤。農科院化肥研究所已經研製除了化肥,加上科學的種植技術,目前試驗田水稻產量在三百公斤左右,小麥畝產在一百公斤左右,土豆和紅薯的產量也都翻了兩番。後麵若是雜交技術實驗成功,產量還會有大幅度提升。”楚緒一臉興奮的說道。

李博瑀聽了也很高興,對著兩人說道“好啊~,既然土豆產量高,我看不如集中力量先推廣土豆種植技術,畢竟我們的第一要務是保證大家都能吃飽飯,正好給農科院時間研究雜交技術,到時候直接推廣新種。”

楚緒想了想,便點了點頭“如此倒是可行,目前農科院技術員也是稀缺,無法派出足夠技術員進行全方位推廣。若是全員派出,也影響了新技術的研究。”

宋嘉也沒理由不同意,頂頭上司的提議,就連技術專家都認可了。“我回去後立馬安排專人負責,配合技術人員在三州推廣新技術。”

“好!我們再去前麵看看。”

隨後,李博瑀一行人先後看了小麥、土豆等試驗田和化肥廠,詳細了解了各項實驗情況,不愧是是召喚的人才,一個個精力充沛,做事專注。

之後的幾天,李博瑀繼續視察別的村鎮。

一路上,李博瑀看著農民洋溢著笑臉,在田間揮灑著汗水,心裏就是一陣高興。

就連路上逃難的人也沒看見,都被政府有效的安置,使得興州會在北部、南部接壤的九個州名聲大噪,避難的人紛紛流入錢塘、豫章。

有賴於興州會的大力宣傳,使得這些村鎮居民的思想有了長足的改變。

農村的農民都有了自己的土地,百姓們雖然不富裕,但是精神麵貌大為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