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盈夏對軍人是很有好感的,姥爺參加過抗美援朝,小時候沒少聽姥爺講他們那個年代的故事。因為這,江盈夏對軍人特別有好感。
老戰友之間的情誼常人無法理解的深刻。
思來想去,江盈夏決定求助這位未婚夫。沒有感情不要緊,先度過眼下的難關,站穩腳後再說別的。去找他是不現實的,且不說二叔一家虎視眈眈。
現在外出沒有介紹信那是寸步難行,路上的危險,碰上那拍花子的,嘶,想想就發怵。
她寫了一封求救信,找隔壁嬸子幫她寄出去。就算不跟她結婚,隻要能救她脫離魔爪就可以了。
先出門去隔壁王嬸家蹭個飯。穿來那天求生的本能支撐她爬出了家門,被王嬸家小豆子看見,拖回家喂了口玉米糊糊才算保住了命。
今天的玉米糊糊還是有點喇嗓子,玉米窩窩頭就鹹菜,已是極好的吃食。沒辦法,這個年代有的吃就不錯了。
吃完最後一口窩窩頭慢條斯理地喝完糊糊,盈夏滿足的放下碗,把糊在嘴唇邊的食物殘渣舔幹淨。在用手背一擦,這頓飯就吃完了。
王嬸坐在旁邊憐愛地看著盈夏,半晌,無奈地歎出一口氣:“盈夏丫頭啊,你這小小年紀,好俊的小姑娘,真是可惜了。”說著就要去抹眼淚,“你二叔心黑歸心黑,再怎麼也是你長輩,我跟你叔這外人還真插不上手。”
江盈夏也知道,在這跟農村人講法,比對牛彈琴強不到哪兒去,對王嬸笑笑,說:“嬸子,我都明白,謝謝您這麼久以來對我的照顧。不管我今後如何,您的恩情我都會記得的!”
將信悄悄給王嬸,還有當初的訂婚信物。
王嬸一愣,四下看看,趕緊收下。衝唐靈萱點點頭。
告別王嬸,江盈夏去找了村長江洪福,她應該叫他三爺爺,養父的爺爺和江洪福的爺爺是兄弟,江盈夏掰扯不明白,但她知道養父江洪熙曾救過江洪福一命,自己去求他,他會幫自己的。
“三爺爺,我小時候定過一門親事,他現在當兵去了,我已經給他寫了信,嫁給傻子,我這輩子就完了。您一定要幫幫我。”
江洪福也不忍心江盈夏被糟蹋,答應幫她拖延時間。
得到肯定答複,江盈夏鬆口氣。決定在村子裏逛逛。江家老屋在村中心位置,胡同裏頭,大門朝西開,往南走出來胡同口是村裏的一條主幹道,說是主幹道,也就是寬一點的土路。往北走會經過二叔家,江盈夏不想去尋晦氣。王嬸就是江盈夏的南鄰。
走在路上,一些聲音不加掩飾的就傳到耳朵裏來。
一群吃過晚飯出來納涼的婦女,聚在一起對著江盈夏指指點點。
“你看這孩子,再過一陣兒,就要嫁給咱村裏的傻子長意了。”
“哎呦呦,挺俊的娃,可惜了呦!”
“那傻子髒得嘞,不洗澡,今天我路過他家臭得嘞......”
“.之前不是還把他親媽.....”
“噓,這可不興說......”
“......”
聽得江盈夏一陣無語,這有恃無恐的惡意,就差到她耳朵邊上說了。
城裏長大的小孩江盈夏雖做好了準備,可還是被驚到了。這更加堅定了一定要離開這個地方的決心。
不知不覺,來到了養父出事的山腳下。山不高,江盈夏閉著眼睛都認得路,就這麼熟悉的山頭,還是奪走了養父的命。
江盈夏即便沒有和養父真正地相處過,從原身的記憶裏能看到,父親真的是竭盡所能的疼愛這個閨女,當親生的來養。
在父親的墳前磕了三個頭。江盈夏暗暗發誓,不惜一切代價改變她的命運,為自己,也為父親捧在手心的女兒。
下山的途中,看到路邊的“人心菜”長得好極了,人心菜是農村很常見的野菜,能炒著吃,焯水後涼拌也好吃,還能包餃子,鮮得很。
這還是小時候,每年暑假跟著姥爺漫山遍野地瘋玩的經驗,那時候每天都有不同的美食吃。現在一切都是重新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