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新年,寧安是在宮中過的,年三十皇上隻叫了他們一家,飲茶守歲,初一初二初三都在宮中,皇上也不處理朝中事了,隻是差人給每位大臣家中送去了新年禮,然後便是同兩個孩子們一起玩。
初三的晚上,皇上去了無妄宮,親自和麵,給他們做了餃子、餛飩與麵條。燉了一個下午的大骨湯十分濃鬱,澆在麵上,隻要一點醬油,兩滴香油,就很好吃了。
初四,寧安回夏侯府拜年,初五在寧王府迎財神,初六秦長鬆邀請他們聽戲。
秦長鬆的妻子姓長孫,二十七八歲,氣質出眾,曾經有上京第一美人之稱。
“柳兒曾經是威武侯杜世子的未婚妻,後來杜家落難,一門全死光了,柳姐姐一家也遭受迫害。”秦相是通敵叛國,長孫大人一門則是罔顧皇權,目中無人,存異心。“長孫大人一門比秦相一門要好的多,他們隻被判男子流放永州、柳州,女子充入教司坊。”長鬆在朝中有地位之後,便即刻求娶了柳姐姐。“四大家族都覺得長鬆是太監,把長孫大人的嫡長孫女,上京曾經的第一美人嫁給他是對長孫一門的侮辱,所以並未太過阻攔。”他,寧朗、寧嘉、寧驍以及寧暉,長孫大人一門,以及曾經的威武侯世子,他們都是秦相的學生。“秦相幾朝元老,為官數十載,犯顏直諫,不怕天威,一心為民,每到一個地方便興修水利,培養人才,保土安民,民心所向;長孫一門立誌得益於天下,為官嚴謹,造福一方;威武侯則鎮守邊關,精煉士卒,淘汰老弱,家中多人以身守城,死戰到底。”
杜世子死在了守城戰中,外敵入侵,糧草未到,援軍冷眼旁觀。“寧朗帶兵去支援得時候,杜世子已經死了。”一人守在城門外,被箭矢紮成了一個刺蝟。“寧朗為他收了屍,可他的屍體注定隻能永遠留在邊境小城了。”明明就是有人通敵,不給糧草,支援不出,卻將一切的責任都推到了他身上。“那幾年,薛公的權勢最大,這天下,哪裏是父皇的天下,分明就是他們薛氏一族的天下。”之後威武侯一門被問罪,上下全被判了斬首。威武侯滅門沒多久,便傳出了秦相一門通敵叛國之事,再後來,便是長孫大人因為在朝堂上為秦相說了幾句話,獲了罪。
寧王握著寧安的手,“多虧了你,要不是你提醒,若是我與長鬆那日在宴席之上中了薛公的毒計,隻怕如今的天下便要改名換姓了。”正是有她的提醒,有他們的將計就計,才能讓薛公馬上風,半身不遂,再也無法上朝堂。“薛公為人猜忌又小心,便是他的親生子,他也不會透露自己的計謀想法。”所以在他陡然癱瘓不能言語,不能書寫後,薛氏一族才會自亂了陣腳。
柳兒含笑看著寧王,“今日來可是看戲,而不是看寧王與王妃恩愛。”
戲台上咿咿呀呀,唱的是《武鬆打虎》。寧安沒看過戲,她不喜歡大戲,聽也聽不懂,看也看不明白。
站在她身後的白錚錚倒是看的津津有味,差點抓一把瓜子邊吃邊看了。阿朱問她,“好看嗎?”
白錚錚道,“不知道。”
“不知道你看什麼?”
白錚錚認真道,“看的是尊重。”對台上表演,靠著唱戲養家的人的尊重。
如同戲曲的規矩,一旦開唱,即使台下沒人,也一定要唱完。唱完是對戲曲的尊重,無論是否聽得懂,看得明白,認真聽完看完,是對唱戲者的尊重。
阿朱輕嗬一聲,“你可知道為什麼會有這個規矩嗎?”凡人不聽,不代表鬼神不聽。滿天神佛,十方諸鬼,來者是客,人不聽,鬼神聽,天地聽。“聽不懂還裝作聽得懂,這哪裏是尊重。”
阿紫小聲道,“不過聽個戲,怎麼就扯上尊重了,快閉嘴吧,別擾了主子的性。”
柳兒看了一眼白錚錚,淺笑道,“從哪兒來找來的奴婢,倒是有趣。”
寧王不答,隻是問,“柳姐姐今日專門叫我們來看這一出《武鬆打虎》,是有何意?”
柳兒看著戲台,紅唇微啟,“苛政猛於虎。”大雪極寒,房屋倒塌,百姓流離失所。賑災物品一批批送去,可最終到災民手中的又能有多少?“將白米換成糠,一斤米可救三人,一斤糠也可救三人,這中間的差價,便被貪官給貪了。”白米熬成米湯,湯中有米油,是災年難得的營養品,也是災民唯一能補身體的東西。換成了糠,與草根樹皮又有何區別。“如今皇上明著偏向寧王你,一直站著太子一黨的官員,心思自然便要動一動了。”活絡點的便是想法子同寧王拉關係,蠢笨一點的則是想著趁著太子還是太子,能多撈些多撈些。哪怕日後自己被判了、流了,也能省些銀錢給子孫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