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過年(1 / 3)

很快便到了過年。年三十那一日,寧王去衙門協助夏侯甫孝交接衙門諸事務。年前公布接任者的身份,是夏侯甫孝專門選的時間。如他所料,打了劉大人一個措手不及。

夏侯甫孝從一眾公文中找到了一本不知何處的賬簿,賬簿上所記載,均是一些不連貫,讓人看起來似懂非懂的名、字、號。

師爺看著寧王皮肉不笑,“夏記簿藏得可真是夠深啊。”

寧王的笑陰陰欲雨,“哪裏比得過師爺您。”他掃過賬簿,“竟在公文之中藏了不知何處而來的賬簿。”

他差人控製住了劉大人與師爺的家人,不曾泄露出一絲一毫。

錢塘還是那個錢塘,人人均沉浸在新年的熱鬧中,街上人聲鼎沸,少了一絲奢靡,多了一分蕃昌。

年三十的一大早,寧安便讓許嬤嬤將年節的喜錢發下去了。為奴為婢者,除了每月的月錢,所盼,不就是一些年節的喜錢了嗎。這錢,扣不得,也拖不得。

今年王妃有孕,又逢過年,王爺高興,喜錢添了一倍。府中上下都高興,做事也越發的盡心了。

許嬤嬤與杏文扶著寧安走出房間,“王妃,今日天氣好,奴婢陪您去走走?”

寧安笑著頷首,她躺了半個多月,渾身都躺硬了。

阿朱拿著狐裘跟著走出來,“天氣雖然,卻也是冬日,昨日又剛下過雪,天寒。”她將狐裘披到寧安肩上,這件狐裘,用的是狐腋下之皮毛,狐腋純白,最為輕暖。

“禾苗呢?”她問。

阿朱笑道,“何梨與星一帶他們去逛市集了。”她扶著寧安走下台階,府中主道路的雪已經掃了幹淨,也鋪了一層蒲草席防滑。“逛完市集去衙門找王爺,王爺同他們一起回來。”

過了十二月十五,過年的氣氛便開始濃重起來了。錢塘的大多數鋪子都是十五休店一日,店裏辦一桌酒,替家在外地的工人們送行。循著舊例,席上要擺一隻全雞,擺法大有講究:雞頭向著誰,誰年後便不用回來了。所以上菜的時候,要特別當心。若是沒有要辭退的人,便會留空一個座位,專門讓雞頭對著。

臘月二十三晚上送灶,民間傳說,灶君菩薩每年上天七日,二十三夜上去,大年夜回來。菩薩是天神派下來監視每家的,每家一個。他們高踞在人家的灶台上,嗅取飯菜的香氣。每逢初一、月半,必須點起香燭來拜他。

阿朱見寧安聽的有趣兒,便繼續說下去了。“咱們王爺一貫不信神佛,咱們都是私下裏偷偷點香祭拜。”管他真假,就是取個好意頭。

二十三這一天,家家燒赤豆糯米飯,先盛一大碗供在灶君麵前,然後全家來吃。吃過之後,黃昏時分,家中主事人要來灶前膜拜,領著妻子兒女跪拜。

“拜過之後,將灶君的神像從灶台上請下來,放進一頂灶轎裏。灶轎是用紅綠紙張糊成,兩旁貼著一副對聯,上寫‘上天奏善事,下界保平安’。”還要拿些冬青柏,插在灶轎兩旁,再拿一串紙金元寶掛在轎上,又拿一點糖餅來,粘在灶君菩薩的嘴上。這樣一來,他上去見了天神粘嘴粘舌的,說話不清楚,免得把別人的惡事和盤托出。“送灶之後,便會做打糕。”做成各種形狀,填上各種餡兒料。“錢塘大多數商戶都是年二十七夜過年,二十七的夜間,幾乎所有商家都開門,送神後才會關門,貼上休業的紅紙,寫清楚開店的時日。”

年三十這一夜,是要守歲的。一夜不睡,一家人圍坐在一張八仙桌前,桌麵擺放著打糕,小點,橘子等,桌子旁架起一個小碳爐,上麵放著一個裝滿水的銅壺,一點點煨著熱水,好隨時填茶。

“奴婢的家鄉,吃年夜飯要將家中所有的碗筷都拿出來,寓意人丁興旺。”範姑姑也笑道,“說是吃年夜飯,孩子們哪裏能靜得下來,早早的便在院子中等著放煙火了。”她轉向寧安,“往年都是在宮中過年,看著熱鬧,實則無趣的很。今年無需入宮陪皇上過年,王爺早早便差人買了許多煙火,說是要帶著小公主、小世子好好熱鬧熱鬧。”宮中也放煙火,可那煙火,遠遠的放著,看著絢麗,卻沒有太多熱鬧。

兩個小主子等不及,前幾日便開始放了。隻是王妃這次有孕,困倦的厲害,吃著飯都能打盹,他們怕吵著阿娘與妹妹,總是跑的遠遠的放。

年初一招待來拜年的客人;年初二、初三開始走上街相互拜年;初四迎財神;初五、初六有些女子可以回娘家走動,娘家兄嫂也會前來看望……初六之後,過年的事基本結束,但是拜年,吃年酒,酬謝往還,也很熱鬧。

正月十五,元宵節,賽燈、賣燈,又要熱鬧上兩三日。二十日,各鋪子照常開門做生意,學堂也開學,過年也就結束了。

阿朱輕笑道,“江南地區的元宵節與京中不同,王妃若是想去看看,便讓王爺帶您去熱鬧熱鬧。”

杏文道,“王妃如今有孕,人多擁擠,去不得。”她頓了頓,笑道,“說是不同,也不過隻是多了一個賽燈猜謎,選魁首的環節,王妃若是有興趣,咱們在府中辦上一個便是。”

走了一會兒走累了,便到了畫舫裏坐了一會兒。這座畫舫,架於假山之上,身處其中,可以俯視府中荷塘。冬日天寒,荷葉枯落,又逢下了兩日的雪,荷塘之上如同蒙了一層棉絮,白的耀眼,陽光一照,閃著七彩光芒。

畫舫中並不冷,這些日子公主、世子總來畫畫,便裝了厚重擋風的簾擋,又備上了暖爐,點起沒一會兒,整個畫舫便暖和了起來。

寧安喝著熱水,看著窗外雪景。“別院如何了?”

杏文打開阿朱提入的食盒,食盒上蒙了一層小棉被,雖廚房距離這裏有些遠,天氣寒冷,但點心拿出來還在冒著熱氣。她將一小碟一小碟精致的點心擺放在寧安手邊的小幾上。“別院還是那樣。”史涵幾乎日日鬧著,在別院鬧夠了,便找來這裏,不是讓陸遠帶她私奔,便是讓陸遠為她報仇。“王爺不讓她入府,一靠近,便被趕走了。”至於她是回別院還是離開,王爺一概不過問。她鬧的越是凶,王爺便越是好向史公發難。她越是做了丟臉的事情,王爺便越是好借此打壓史公一門的人。“史芊與史棠倒是老實本分。”幾乎不出門,與史涵接觸的也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