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小蘑菇姑娘的一封信32(1 / 2)

親愛的小蘑菇姑娘,見字如麵。期待很久的周傳雄演唱會終於10月3號要來離得近的淄博了。寫過一次周傳雄,對他的喜歡了這麼久,貫徹整個學生時代,工作十年依舊對他的歌朗朗上口,空閑時低吟淺唱懷念舊時光,拾憶往昔流逝的青春。分享很久自己喜歡的歌背後的故事,今天第一次問你喜歡的歌曲,你回答了我《寂寞沙洲冷》,認識你這麼久,跟你聽過很多次次,你的這個回答還是挺讓我意外的。那今天就寫一下這首歌吧,歌詞意境取自蘇軾的《卜算子》和晏殊的《蝶戀花》,用印度西塔琴的音律搭配歌曲,關於《卜算子》這首詞上次已經分享過,今天做功課的時候,突然發現這首詞背後還有一個關於蘇軾先生的愛情故事。據《宋六十名家詞·東坡詞》載,此詞還有一序,講的是一個美麗而淒涼的故事:惠州有溫都監女,頗有色。年十六,不肯嫁人。聞坡至,甚喜。每夜聞坡諷詠,則徘徊窗下,坡覺而推窗,則其女逾牆而去。坡從而物色之曰:“當呼王郎,與之子為姻。未幾,而坡過海,女遂卒,葬於沙灘側。坡回惠,為賦此詞。據說蘇軾寓居定惠院,每到他深夜吟詩時,總有一位美女在窗外徘徊。當推窗尋找時,她卻已經翻牆而去。這種情形正應了詞上闋所寫的內容:“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由此說來,句中的幽人該是指那位神秘美麗的女子。根據後來的故事看,蘇軾沒有想著和那女子結一段塵緣,而是幫她物色了王郎之子,結果使她鬱鬱而亡。這個女子好像是為蘇軾而存在,在蘇軾離開惠州後,女子就死去了,遺體埋葬在沙洲之畔。當蘇軾回到惠州,隻見黃土一堆,心中的悲傷可想而知。於是,就寫下了這篇著名的《卜算子》。由此可見,此首詞的下闋是為了紀念那女子而寫:“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當時這首悲情的苦情歌陪伴我們走過了很難以下咽的平淡歲月,陪我們走過了很多人生階段,陪我們愛過和錯過了很多人。

小蘑菇姑娘,承蒙你的出現,掃除了我在穀底的塵埃。你就像那一道人間四月天最柔和的陽光,一直照耀著,一直輕撫著,如此的和煦、恬悅、悠然、怡然。喜歡與你相處的每一天,一切那麼自然、率性、坦誠,讓我可以回歸天真,找到初心,讓心動持續,讓文字持久,讓這一路一直有你陪伴。

寫給小蘑菇姑娘的一封信33

親愛的小蘑菇姑娘,見字如麵。日子平淡隨秋風深入,各顧安好,自顧自憐。寫過這麼多次什麼是對的人,每一次都有不同的認知,對的人不僅僅有那些剛剛好的遇見,還有相對無言的陪伴,對的人會隨你風起,在你心裏恰時泛起陣陣漣漪,那粼粼微波會陪你三餐四季,會連通悲傷與快樂,會提純愛情的精度,會一路攜手霓虹,會隨夜同享良辰美景,會淺唱幸福與歡悅。

小蘑菇姑娘,曾經跟你討論過年的習俗,其實回老家過年還有一件值得分享的事情,那就是元宵節前後的“扮玩”,這是當地的一種非遺文化,章丘附近最出名扮玩的應該是三德範村,電視上有很多報道。說一下我的親身經曆的扮玩吧,小的時候最喜歡的是舞龍,一架龍燈便是扮玩的主體,舞龍的水平直接反應出這個生產隊扮玩的質量。鞭炮聲起,鑼鼓點集中,舞龍隊便開始賣力起來,從遠處看一架栩栩如生的龍燈上下翻騰在舞龍人的竹杆裏,甚是壯觀。舞龍講究龍頭見龍尾,龍尾左右擺動,中間龍節骨蹬緊,舞動過程盡量舉高,讓龍燈呈活靈活現之態。現在隨著生活水平提高,電子產品的發達,人變的慵懶起來,年輕人很少願意出這樣力氣,這種藝術遺傳漸漸被遺棄,即便是有湊熱鬧的人,舞動起龍燈來盡顯疲態,龍燈也就失去了靈性,沒有一點精神。有時候真的很懷念小的時候,可以隨著扮玩隊伍走遍村子的每個角落,舞到興起,舞龍頭的領舞者便半跪著炫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