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庭玉在花朝已經故去的父親——花憫生——的墳前上了三炷香。
臨近清明,他的墳前插滿了還未燒完的香燭,這位一生都在行善積德的教書先生,雖已長眠地下,但他生前教導的無數學子,無論身在何方,都會記得他的諄諄教誨,並將他與人為善的思想代代傳承下去。
正如他墓碑右側纂刻的兩行蠅頭小字:桃李滿天下,春暉便四方。
與花朝告別後,在一處山坡上,溫庭玉與一對母子擦肩而過,兒子走在前麵,一副稚氣未脫的模樣,母親跟在他的身後,臂彎掛著一個竹籃。
他們走過一條蜿蜒小道,他們在花夫子墳前停下,從竹籃中掏出紙錢來祭奠。
溫庭玉駐足觀望,微風吹過,空氣中彌漫著香火燃燒的味道,他的眸中多了幾分釋然。
或許,花憫生,柳西望,李屹川,以及大同鎮的所有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守護著腳下這片土地。
與此同時,身在牢獄中的李屹川,佝僂著腰,側身躺在地上,他將那塊翠色玉佩置於唇邊,虔誠一吻,眼含熱淚,嘴角掛著一抹釋懷的笑容:“芸娘,我來尋你了。”
他舉起碎瓷片,插進了自己的喉嚨。
都說人臨死前,會看到自己一生的經曆,如同走馬燈一般,在眼前一一閃過。
恍惚中,他看到二八年華的自己,背著行囊,意氣風發的進京趕考,途中經過金陵,夜間,同行好友貪玩,非要拉著他去參加廟會。
人生地不熟的他走在大街上,被金陵的繁榮富貴迷了眼,很快就被洶湧的人群與好友擠散,他漫無目的穿梭在人群中,恰好街邊有猜燈謎的遊戲,他便走過去湊熱鬧。
他一身窮酸打扮,卻並未生怯,他憑著才智,在一眾紈絝公子哥中脫穎而出,一連答對了十餘道,連他都頗為意外。
當他拎著獎品——一盞精巧的兔子形狀的琉璃燈準備離開時,一道清甜的女聲叫住了他:“公子,請留步。”
他回過頭,隻見一名錦羅玉衣的女子站在不遠處看著他,少女麵頰微紅,小心的詢問可否將那盞燈賣給她。
聽著她溫婉的聲音,他隻感到心跳如雷,他紅著臉,將燈籠塞進她手裏,頭也不回的跑掉了,全然不顧她在背後的喊叫。
不曾想第二日,她直接尋到了他歇息的客棧,非要將錢給他,他拒絕收錢,兩人一來二去,漸漸熟識,並互生情愫。
臨出發前,她將自己的貼身玉佩送給他,作為回禮,他也將自己從小戴到大的長命鎖送給了她。
可到了京都,他卻意外生了一場大病,錯過了當年的科考,芸娘給他寫信,說她父親有意將她許配給別的人家,讓他速速來提親。
他隻能硬著頭皮,去芸娘家中提親,卻被芸娘的父親嚴詞拒絕,一口一個“妄圖攀高枝的窮小子”來侮辱他。
他垂著頭,一言不發。
後來,他三次登門求娶,哪怕他再三保證,下次科考,一定可以考名次,可皆被拒絕。
最後一次,他剛落座,芸娘的母親跑過來揪著他的衣領,哭的涕泗橫流,全然不複往日的雍容高傲:“芸娘她……芸娘她自縊了,沒能救過來……”
他立在原地,仿若遭受雷擊,“怎會……怎會……”
芸娘的的父親得知這個噩耗,仰天大笑,卻笑出了眼淚:“死了好,死了好啊,免的玷汙門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