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終到了年節禮上,紫禁城的冬日,銀裝素裹的,人人都換上冬裝大氅。
寧壽宮裏太後就收到了皇帝在冬獵上得上成皮子做的大氅,各家王爺也有進獻。薑嬤嬤扶著太後看著,墨玉王荊領著宮女們太監們收拾送來的年節賀禮。笑著道:“皇後娘娘那邊遞了話來說,弦月格格和景箏格格年節前後要入宮,請太後娘娘您仔細想看說說話。”
太後笑嗔著打趣道:“這丫頭,愈發會辦事了,到將這事推到哀家這裏,她也太會躲懶,哀家瞧著著自己有了老四之後,心疼跟命根子似得。風寒應該好了吧。”
薑嬤嬤回稟道:“奴婢去瞧過了四阿哥風寒好了,皇後娘娘到瘦了好像,乾清宮傳消息說蒙古和盛京邊界長毛子有異動,皇上打算巡幸蒙古諸部,奴婢瞧著有意複寵懿嬪。善慶雖閑散致仕,可勢力還在,就是證據指向永壽宮和慶王府,皇上多少還是有所顧忌才是。”
在收拾東西時,太後看到牆上那幅萬裏壽山石的畫卷,腦子想到是孝廣帝臨終時的話要她好好守著大清江山。思索下道:“派人去將清曜請來,就說哀家身子不適”
薑嬤嬤自然知道是什麼意思,將太後扶至暖閣軟榻上,差了小太監去太醫院,請清曜、
乾清宮裏,嘉琰一身冬裝龍袍盤膝坐於炕上批閱在小幾上的奏折,王德躬身進來道:“皇上,寧壽宮太後娘娘請了程太醫。另外四阿哥風寒已好,小允子來說皇後娘娘稍後有事請見。”
放下禦筆擱於筆架上,將奏折合上,道:“傳旨備下午膳,朕和皇後許久未相見,如今,這兒年節上的,她事兒多。”
王德轉身而出吩咐小太監去。
寶音一身藕粉色衣衫旗裝,外頭裹著大氅,坐在轎攆上,春靈、夏荷左右侍立著身後跟著儲秀宮宮女太監們朝乾清宮而去。
永壽宮正殿裏,芷樓抖了抖身上的細碎雪滴子,走近內殿裏,鈺瑤坐在榻上發呆,看著那堆小孩子的小衣服道:“你說這些衣衫送去儲秀宮,會給四阿哥穿?你也聽到額娘剛才說什麼吧,為什麼都來逼本宮,家族使命,”
芷樓行至鈺瑤跟前兒,撫摸著小衣裳,道:“格格,奴婢去瞧過四阿哥風寒好了,儲秀宮封宮兩個月,皇後娘娘消瘦一圈,您可要好好的,老太爺那邊傳了話進來,說皇上要動兵了,看著老太爺和四王爺的份上,不會對您不管不問。”
鈺瑤收起哀傷,皇帝對她並非無情,隻是心中有皇後在先罷了;
說話間,寶音鳳駕至乾清宮門門口,下了轎輦,春靈扶著寶音走進去,手上握著暖爐,夏荷也提著食盒跟在身後。
入乾清宮內暖閣前,將大氅解開,手爐遞給夏荷,又接過夏荷手中暖爐,傅雲若打開暖閣門,瞧著嘉琰撤下奏折,換上書本,至前道:“臣妾給皇上請安,皇上吉祥。”
嘉琰放下書,仔細瞧了一眼寶音,命她起身道:“起磕,坐吧”
春靈扶著寶音坐於另外一側,春靈打開食盒,端出瓷盅放置嘉琰麵前道:“皇上嚐嚐吧,這是臣妾燉著鹿茸山參湯,”
嘉琰打開瓷盅,又瞧了一眼寶音確實照顧孩子清瘦了些,邊喝邊關切的道:“朕瞧你清瘦了不少,照顧老四確實辛苦,朕已讓清曜給你開了補身子的藥,記得按時喝。”
後又示意王德和春靈退出暖閣,便將一封奏折遞給寶音,命寶音打開。打開奏折刹那間,看著內容臉色大變,頓時,對著嘉琰道:“皇上放心,臣妾會守著這個家,但請皇上不要將四阿哥送回永壽宮,這是臣妾唯一的要求.”
眼角淚水不盡而至,嘉琰起身至寶音身後,為妻拭去眼淚,輕摟入懷,耳邊思語道:“朕一直不敢告訴你,筠兒也是朕的女兒,這些年的付出朕看在眼裏,朕不求別的,但隻願與你一生一世一雙人。子嗣繁盛,不論宮裏多少女人和孩子,四阿哥都是你的兒子,朕年節過了,要東巡蒙古和盛京,皇額娘不去,你坐鎮後宮朕放心,置於隨駕的人選,你定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