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四人接下來的時間,在原始森林裏麵很快又找到一種野生水果。
野地瓜又叫地瓜泡,是一種桑科、榕屬植物,它是落葉性匍匐地上的木質藤本,有白色乳汁,分枝多,生長快,攀附力強。野地瓜果實球形,直徑1.5~2.5厘米,幼果青綠色,成熟淡紅色,芳香四溢,甜香如蜜。野地瓜是集食用、藥用、綠化、觀賞於一體的多用途植物。
為匍匐木質藤本,有乳汁。莖棕褐色,節略膨大,觸地生細長的不定根,葉堅紙質,倒卵狀橢圓型,長約1.6~6厘米,寬約1~4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圓型或淺心型,邊緣有細或波狀的鋸齒,具三出脈,側脈3~4對,上麵被短毛;葉柄長1~2厘米花序托具短梗,蔟生於無葉的短枝上,埋於土內,球型或卵球型,直徑4-50毫米,熟時紫紅色(分可食和不可食兩種,可食的果肉多汁,不可食的內部明顯無水分,可食稱之為母地果,不可食稱為公地果,熟過頭的地果裏麵或有果蛆);基生苞片3;雄花生於花托的口部,花被片2~6,雄蕊1~3,雌花生於另一花序托內。
是食用、藥用、綠化、觀賞集於一體的多用途植物。
野地瓜幼果青綠色, 成熟時淡紅色,芳香四溢,甜香如蜜, 作為一種營養豐富的保健水果,既可鮮 食,又可加工成幹果。有數據顯示,其 果實蛋白質含量高於無花果,蛋白質中氨基酸種類組成較為合理,其中3種抗 疲勞的支鏈氨基酸含量占總氨基酸的 29%左右,對人體有很好的保健作用。此外,野地瓜膳食纖維、碳水化合物、 胡蘿卜素的含量也比蘋果、櫻桃、柑橘等水果高,不失為一種營養豐富的水果。
藥用價值:野地瓜全株都能入藥,祛風除瘟、通經活絡是它最重要的功效,經常用於氣管炎、風濕骨痛、水腫等疾病的治療。治療時既可煎藥內服,也能直接外用。野地瓜藤熬水可治風熱咳嗽、痢疾、水腫、黃疸、風濕疼痛、痔瘡出血、經閉、帶下、小兒消化 不良、跌打損傷、無名腫毒等病症。野地瓜還具有不錯的止血功效,在人們意 外受傷出現流血不止時,可以直接把它搗碎,外敷在受傷部位,能起到良好的止血作用。
在民間野地瓜用藥曆史悠久,主要用莖、葉,具有清熱利濕、活血通絡、解毒消腫的功效,主治肺熱咳嗽、痢疾、水腫、黃疸、小兒消化不良、風濕疼痛、經閉、帶下、跌打損傷、痔瘡出血、無名腫毒等。地瓜果具有清熱解毒、澀精止遺的作用,地瓜根具有清熱利濕、消腫止痛的作用。
野地瓜還具有健脾除濕、改善便秘、緩解疲勞的功效。
1、健脾除濕:野地瓜歸肝、脾、胃經,有健脾除濕的功效,適量食用可幫助緩解大便稀溏、腹滿腹脹、不思飲食等症。
2、改善便秘:野地瓜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促進腸胃蠕動,改善消化不良,有利於大便排出,故適量食用能幫助緩解便秘等症。
3、緩解疲勞:野地瓜中富含氨基酸,尤其是亮氨酸、異亮氨酸等,這些成分有緩解疲勞的功效,適合長期學習、工作的人群食用。
野地瓜還有兩種做法:1.煮粥將野地瓜、大米等食材洗幹淨後放入鍋中,鍋中加入適量清水進行熬製,鍋開即食,能夠有效的緩解消化不良。2.蒸食將野地瓜洗淨後放入鍋中,鍋中加入水,將火開到最大,蒸大約45分鍾就可以直接食用。
野地瓜除了是野生水果之外,曾經還是一種填饑飽腹的救命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