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母,如今我叫你一聲姨母,你便是我親姨母。實不相瞞,當日在馮家鎮,若不是你帶給我那兩次消息,我如今是什麼樣還真不知道。所以,應該是我感謝你才對。這些東西都是身外之物,你們艱難的也就是這三年,不,還有兩年,待到楊公子中了進士,以後便會越來越好。”
楊氏接過馮瑩的遞過來的匣子輕聲道:“哎,終是我淺了,好,這件事我便再也不提。”
“嗯,不能不提,若是遇到什麼,一定要和我開口。我知道沈家二太太在沈家也不容易,有些事她或許幫不上忙,你若是不方便,便借著怡姐兒來告訴我。”
楊氏點頭,收起兩個匣子。
“哎,我母親最近有些犯愁呢。”
“怎麼了?”馮瑩問。
“還不是允之的婚事。按理我家現在這個情況,實是沒有太大的能力給他張羅婚事,可他今年都21的。五少爺今年17都要成親了。允之倒是不急,他一定要三年後中了再討論這些。
“我母親雖然嘴上答應,可心裏還是想著先尋個合適,哪怕先定下來,待允之進士考完後再成親也行。”
“可是有人選了?”馮瑩問。
“其實我與母親最開始的意思是在楊家堡子或是縣裏尋一戶,以允之解元的身份,定是能尋到好的。本想定下後再來京中,待考中之後,迎娶就是。沒想到被馮家攪和的是呆不住了,這才在年前匆忙而來。
“可這京中,我們也知道,以我們的條件,要娶個世家大戶的可是想都不敢想。就算是人家看中允之的人品和能力願意的,但終歸要在女方麵前矮上三分。允之那樣的脾氣,哪裏是肯靠著嶽家的。所以我們想著尋個家世清白的小官之家的小姐,總是可以的。
於是,我娘就與表姨母說了這個意思,想著沈家在京中這麼多年,就算表姨母不了解,那沈家老夫人或是沈大太太終會認識一些吧。
沒想到,哎。我表姨母,她居然想把她的庶女嫁給允之?”
“什麼?庶女?”馮瑩知道,這古代嫡女和庶女的差別可是天差地別,先不說今後直接利益的陪嫁天上下地,還有日常的教養和人脈助力等等。好一些有家族庶女還能進個學,識個字,請個家族老師教一些書畫琴棋,那條件不好的,庶女就是地位稍高一些的丫頭。
“嗯,她之先與我母親聊起時,我母親還以為她是想著自己的女兒,當時母親還想,那沈八小姐屬實太小了些。難不成說的是大房的沈四姑娘?沒想到,表姨母竟是想嫁個庶女給允之。”
“沈家的那些個小姐們真是如此......”馮瑩想著措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