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氣!朱棣麵色不愉。
一想到自己費盡心思建造的皇宮,最後便宜的那些滿清韃子,他氣就沒順過。
那群人有什麼審美,還不得把他的皇宮搞得亂七八糟。
朱由檢搞了個小本本,將這些背叛大明的賊子一個個記錄在案。
光聽這些名字一個個都是有德、忠義之人,但看他們幹出來的事兒,簡直侮辱了名字。
【接下來的這七年,清朝實際的掌權者是多爾袞,他的頭銜也是一升再升。
順治元年,多爾袞是叔父攝政王;二年,為皇叔父攝政王;五年,為皇父攝政王。
這些稱號雖然隻有個別幾個字不一樣,但待遇可完全不同。
到皇叔父攝政王的時候,多爾袞從各方麵待遇都和皇帝一樣。
直到順治七年,從小在馬背上長大的他死於墜馬,多爾袞時代終於結束了。
仰人鼻息的福臨終於可以親政,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皇帝。】
這都是老套路了,實在沒有什麼新鮮花樣。
百姓們看個熱鬧,議論議論多爾袞的死因。
其餘人更是興趣缺缺。
權臣死的莫名其妙,少年天子才能大權在握。
這樣的戲碼,哪朝哪代沒有過?
【親政後的福臨進一步推行漢化,清軍也一路勢如破竹,除了東南沿海的鄭家,大清算是重新統一了中華。
這一年剛好是順治16年。
兩年之後,年僅24歲的皇帝駕崩。
關於他的死因傳言很多。
有人說他是因為愛妃去世,受不了打擊,所以出家為僧。
但這些應該隻是野史。
真實情況是死於天花。】
天花?
順治一朝的天花研究進行的不算快,還在培養牛痘的階段。
聽到兒子死於天花,布木布泰坐不住了。
此時正是順治16年的年末,大清朝好不容易站穩了腳跟,她們娘倆終於有好日子了。
她不能接受兒子在不久後死亡。
心神不寧的布木布泰趕緊讓蘇麻喇姑宣召太醫。
為今之計就是趕緊研製出來天花疫苗,這才能救回兒子的性命。
慈寧宮一眾人忙上忙下,此時的福臨卻身在皇貴妃的承乾宮。
布木布泰擔心兒子的安危,肯定要知曉兒子現在在哪裏。
聽宮人說皇帝在董鄂氏那裏,她滿臉的不高興。
自從這個女人進宮,皇帝和自己這個母親越來越生分,兩人總是話不投機半句多。
就在去年,兒子不知道抽了什麼風,非要廢了皇後,立董鄂氏為皇後。
還不是想讓曾經喜歡的女人,名正言順當他的妻子,他們的兒子成為名正言順的太子。
隻可惜,自己還沒答應,董鄂氏所出的阿哥就夭折了。
隻怪那孩子命不好,承擔不起皇太子的重任。
【皇帝駕崩,太後做主讓三阿哥玄燁當了新帝。
這位皇帝就是康熙,太後選的沒有錯,康熙當了61年皇帝,也算有所作為。
隻是晚年的九子奪嫡內耗太多。
清朝很神奇,從中期開始,皇帝就沒啥本事,後期更是連兒子都生不出來。
反觀康熙時代,十幾位皇子都是人中之龍,個個都是文武雙全,隻可惜贏家隻有一個人。】
說了半天,贏家到底是誰?
胤字輩的阿哥都想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