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冷靜下來之後,有人突然想起唐曉說了孔夫子的一生,但卻忘記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老子和孔子的會麵,這件事情意義非凡,不應該漏掉。
這個故事很多人都聽說過,最為津津樂道,這畢竟是兩個教派的創始人之間的碰撞,想想都令人心馳神往。
唐曉看到有人問,也有些頭疼,因為這件事從現有的資料來看,看不出來到底是真是假。
【關於老子與孔子的見麵,每本書上記載的都不一樣,而離譜的是就光史記上就有兩種說法,我先給大家捋一捋,大家聽一聽就行。
《史記 孔子世家》裏麵說,傳說中孔子曾經拜見過老子,還向老子請教過關於“禮”的學問。
這個故事發生的時間還是在孔子20歲之前,大概就是17歲的時候。
說是南宮敬叔請求魯昭公,要和孔子一起去洛陽拜見老子。
可按孔子的一生來說,這似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南宮敬叔在之後成為了孔子的弟子,但是人家的身份是很高貴的,他是魯國的三大家族裏麵孟孫氏宗主的兒子,17歲左右的孔子應當夠不上這樣的人物,更不可能這個時候就成為人家的老師了。
至於南宮敬叔是什麼時候拜孔子為師的?
從記載來看,應該是他父親孟僖子去世之前,這一年孔子34歲,這才稍微合理一些。
據說孟僖子在去世之前讓他的兩個兒子孟懿子和南宮敬叔拜孔子為師,就算這個時候拜師了,那真正能跟隨孔子學習,肯定至少也得是服完喪之後了。
可第二年魯國就發生了鬥雞之變,孔子就這麼跑去齊國了,那最少也得等孔子重新回到魯國,這兩兄弟才可能跟在孔子底下學習。
對了,孟懿子是孟子的六世祖,兩位先人在此時其實已經有了些許的聯係。】
百姓們一直聽孔孟之道,孔孟之道,有些人還一直以為孟子就是孔子的弟子,原來不是這樣的呀。
那兩個人至少也得相差100歲呢。
司馬遷隻能哭唧唧,他現在史記還沒有寫出來,唐曉就已經給他挑了無數個錯誤了。
可無論正確還是錯誤,這些也都是傳下來的故事,也隻能怪這時候沒有紙張,各種各樣的事情,記載的不多,難免會有一些出處。
【《史記 老子韓非列傳》裏又說孔子拜見過老子,但是沒有說時間,這就令人有些狐疑了。
因為孔子的生平記載的很詳細,就連周遊列國的路線都很詳細,他貌似沒有去過洛陽。
而老子的生平十分模糊,甚至有人認為就算是孔子拜見過老子,此老子未必就是彼老子,這也隻能是曆史的謎團了。
關鍵是這裏麵記載說老子活到了160歲往上,這實在是讓人不敢置信,或者說不能置信了。】
嬴政有些不明白,為什麼這位司馬遷要將老子和韓非寫在一起?
一個是道家,一個是法家,有什麼必然的聯係嗎?
話說以前可能有人相信人能活那麼久,現在大部分人都不敢相信老子能活這麼長的時間。
看來這也隻是傳說而已。
【《莊子》裏又說,孔子拜見老子的時候是51歲。
可孔子51歲的時候已經在魯國當上官了,他應當是沒有時間去拜見老子的。
最關鍵的是《莊子》裏的一些故事一般都是寓言性質的,也就是說隻是故事,並不是事實,隻是編出來的,就是為了闡述一些道理。
從這個角度來看,孔子和老子有可能根本沒有見過麵,反正現在是沒有確切的證據來表明他們倆真的見過麵。
但也許說不定在以後的研究中就有新的發現,如果真的有的話,我會和大家溝通的。】
聽唐曉這麼一分析,好像也有點道理。
後世人研究曆史講究一個明確記載,這確實是很多人都不能做到的。
大多數人聽這些故事都是人雲亦雲,這屬實是太不嚴謹了。
曆史是一門學問,而治學必須要嚴謹。
【至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故事?
現在所知的關於孔子和老子會麵最早的記錄就是《莊子》。
與後來道家繁榮的認知不同,在春秋戰國時期道家這門學說實際上很小眾,反而是儒學有一部分弟子門人。
後世有人認為莊子寫孔子請教老子,主要也是為了給道家抬咖,算是一種傳播自家學術的手段。
當然,這也僅僅是某些人這麼認為,並不代表真相。】
這種說法信道之人不太認同,莊子是何等逍遙之人,肯定不可能有這種想法。
如果孔子問禮是假的,最多就是莊子借著這個殼子來傳播一些學術觀念罷了,萬萬沒有一些後世之人理解的那麼不堪。
再說了,道家講的是道法自然和無為,肯定不可能有這種功利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