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
10年前,2018年的夏天,是專屬於顧玖這代人的浪漫,是“白月光”的存在。那年沒有災難,沒有病痛,是大家精神最富足的一年。
燥熱的八月,家家戶戶的電視機,每天下午都會播趙薇演的《還珠格格》,而每晚八點,都有一群少男少女,準時守在電視機前看《旋風少女》。
大街小巷裏傳來悠揚的歌聲:是夏至未至的前奏、病變的rap;是起風了的高潮、紙短情長和白羊;還是李富春的下個,路口,見。
那年有百草的旋風三連踢、陸之昂的好久不見;有短視頻平台各種風靡一時的手勢舞、鬼步;有IG奪冠的尖叫喜悅;有還未改名的刺激戰場……全都是專屬於一代人的回憶。
那年夏天,味美價廉的“蜜雪冰城”在雩都這座小縣城開了第一家分店。
剛參加完初中分班考試的顧玖擠進擁擠的奶茶店,點了一杯燕麥牛奶。
這家“蜜雪冰城”真會選位置,剛好開在二中的正對麵。
九月初,分班結果終於出來了。
顧玖被分到了初一17班,在一樓樓梯口旁邊。
她望著提大包小包行李的同學,還有擠在班門口熱情同班主任交流的家長有些沉默。
顧玖的家離二中很近,隻有步行不到十分鍾的路程。
加之,顧玖的哥哥顧瞻也在二中念高三。
顧母因此很放心她開學一個人來報到。
小顧玖好不容易擠進去,教室裏全是陌生的麵孔。
原以為二中離自己的小學很近,應該會有很多熟識的老同學,說不定有機會能分到同一個班。
小顧玖的小學是私立貴族學校,原本她優秀的成績已經被學校提前錄取到初中部的火箭班。很多老師都勸她留在母校,小顧玖自己也不想逃離這個舒適圈。
可不知為何,遭到了顧父顧母的極力反對。
小顧玖隻好來到二中這所離家近的公立學校讀書。
教室很寬敞,但隻剩下最後一排還有位置。
顧玖也不嫌棄,徑直走到第五排,放下書包。
17班的班主任姓徐,還是個三十出頭的小夥,人長得標致,就是有點禿。
能讓人一眼看出他教的科目——數學。
徐老師非常有趣,三言兩語便讓初到新環境不自在的同學們放鬆下來。他組織大家按身高重新排好了座位。
小顧玖152cm的個子,放在整個班裏不高不矮,坐在第三排。
她的新同桌是一個戴著近視眼鏡、看上去文文靜靜的小女生。
顧玖主動和她打起招呼:
“你好,我叫顧玖,王字旁,長長久久的久,你可以叫我小九。”
小女生有些受寵若驚,小聲回應:“我叫鄭幸來,幸運的幸,到來的來。”
“幸運到來?好棒的名字!”顧玖興奮道。
鄭幸來的眼睛亮了亮,臉頰微紅道:“謝謝你,小九,可我從小到大的運氣似乎都不太好。”
“沒事呀!說不定以後就好了呢!”顧玖笑得燦爛,不知道這句話在十年之後竟一語成讖。
九月底的第一次月考後,小顧玖也迎來她初中的第一個國慶假期。
她舉著成績單興奮地跑回家,一路上的風仿佛都在為她喝彩。
“老媽!你猜我考得怎麼樣?我考了第94名,進前一百了耶!老徐說學校會表彰前一百的人,我們年級可是有兩千多人,我厲不厲……”小顧玖推開虛掩著的房間門,看見令她瞳孔緊縮的一幕,聲音戛然而止。
顧母正靜坐在床上,頭發披散淩亂,四十多歲的臉上淚水縱橫,她眼神呆滯渙散,像是失去所有活力的提線木偶。
窗戶打開著,陽光肆無忌憚地灑進來,落在床角。
小顧玖走到床前,她看見顧母的手機屏幕亮著。
她膽寒地問:“老媽,你……怎麼了?”
顧母聽見聲音,眼神逐漸焦急,下一瞬,幾乎是用盡力氣,她整張臉變得極度扭曲而猙獰。
她撕心裂肺地怒吼:“你爸!在外麵有兒子了!”
顧玖腦中瞬間空白一片,嘴唇變得顫抖,嘴大張著,她卻發不出一個音節。
回憶裏的父母,在她小時候也有過恩愛的時刻,即使總是看見母親在深夜走出房門和電話那頭的父親爭吵,又或是親眼看見母親衣櫃裏藏著的那本綠色離婚證,她也誠心期盼過父母能破鏡重圓。
每年的生日願望,都是——“我希望爸爸媽媽能複婚。”
她渴望一個完整、溫暖而幸福的家。
不是冷冰冰的,連過年這樣喜慶的節日還是冷冷清清的家。
老師常說:“家,是你們每個人的港灣。”
可小顧玖的家,是支離破碎的,不似港灣,而像是煉獄。
兩行眼淚幾乎是瞬間流下來,小顧玖隻覺得心裏像是沉了一塊巨石,像要給她的靈魂活生生壓成碎片。
“你大姨的朋友看見了你爸的朋友圈,今天是他兒子滿月,你大姨不讓我和你說,可我就要告訴你!你以後,必須好好讀書,知道嗎!”顧母兩隻粗糙的大手死命攥緊小顧玖的雙肩,大聲吼道,“你知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