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皇帝同意後。
宋應星火速展開了進一步研究。
民間疾苦,不止於吃飽穿不暖,還有生老病死。
以往即便是小村裏的大戶人家,都很少有能力頓頓喝熱水。
更別提普通老百姓,都是井水打起來就喝,誰會特地去燒熱水喝?
有這時間幹什麼不好!
也隻有那些世家子弟,家裏頭仆人丫鬟眾多,會專門燒熱水來喝。
一個是喝著舒服,一個是喝了不容易生病。這姑且也算是世家子弟平均壽命遠超普通百姓的緣由之一。
像這些小細節,大多數文武百官其實並不清楚,他們沒有在底層摸爬滾打過的經曆。
宋應星卻永生難忘,此前不過是沒有機會改變,直到在陛下的宴會上,看到了那蒸汽熱水壺!
“如果能將熱水壺加以複刻,用更加低廉的成本,以及更低的時間,燒出更多的熱水。”
“以朝廷之力推廣,熱水壺必然會受到民間追捧,百姓常常飲用熱水,便會形成習慣,身體自然而然,也能好上許多!”
“別看這點小事,似乎微不足道,這可是真正的活民之策。”
“我一定要將這廉價版本的熱水壺,盡快給搞出來,早一天搞出來,百姓的身體就能早一天好起來!”
深吸一口氣,宋應星深深感到自己肩膀上的壓力有多大,責任有多重。他不覺得這是什麼問題。
反而認為這是一種榮耀。
更是一種自豪。
一種自己能為百姓做貢獻,能夠拯救更多人的自豪!
宋應星當即利用朝廷撥款,研發製造熱水壺,首先是讓能工巧匠將酒池肉林裏的熱水壺複刻出來。
宋應星本人全程圍觀,通過陛下提點的兩三句奧妙之處,迅速理解其中的原理和重點。
沒多久,心裏就有了主意,回到自己的小屋裏寫寫畫畫,製作出了精簡版的熱水壺。
原先的蒸汽熱水壺,占地麵積大概在一立方米左右,經過精簡後的版本,體積縮水了百分之五十。
“還是太大,成本也還是太高。”
宋應星暗自搖頭,隨後便召集了自己手下的班子,一群人一起頭腦風暴,加速研究熱水壺。
正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宋應星是個為百姓拚命的性格,手下的人,自然差不到哪裏去。
得知有這麼一件好差事,還能得到陛下的支持,一群人頓時上頭,連飯也不吃了,水也不喝了,廢寢忘食地研究起來。
當天,熱水壺就迭代了七個版本,體積從原來的一立方米,縮水到三十平方厘米,便達到了極限。
要想繼續縮小,製造熱水壺的工藝就會變得極為複雜,不僅不能降低成本,反倒會將成本提高許多。
這違背了眾人的初心。
宋應星一時間頗感頭疼,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如今最大的問題,其實還是熱水壺燒熱水的效果,遠遠達不到預期。”
“單純通過燒木柴,熱能轉化成熱水的效率太低,我們這熱水壺,頂多比土坑好一些,卻也好得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