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逸與兩人辭別之後,就順著大路一路悠閑的向著自家莊子走去,見山進山,遇水捕魚,好不休閑。不到半日,就回到了逸仙山莊。
要說李逸的逸仙山莊,水圍而建,水是地下湧上,從莊園左側流出,一道分向四周的田園莊戶,一道流向環山峭壁之外。從峭壁之上向下俯望山莊,整個山莊與地下水渾然一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李逸在山莊中吃過晚飯後,就讓秦哥將山莊事務安排好。第二天一早,兩人就往汴梁方向而去。
汴梁建城至今已近有近2000多年的曆時,早在石器時代早期汴梁一帶就有人類活動,待到夏朝,夏第七世帝杼遷都於老丘,老丘距汴梁隻有二十多公裏,直至第十二世帝胤,曆經六世約一百六十年。待到春秋時期,鄭莊公、魏惠王都在汴梁附近建立國都。直至宋太祖趙匡胤得天下後將國都也定於汴梁。汴梁有名開封,致使汴梁城府衙有名“開封府”。曆經幾十年的發展,汴梁已經成為大宋最繁華的都市,不僅是國內經濟、政治、文化中心,而且是“萬國鹹通”的國際大都市。
兩人直奔城中心皇宮所在。大宋皇城,本是唐代宣武軍節度使署,後梁都汴時改為建昌宮,後晉改為大寧宮。直至宋太祖建隆三年擴增八裏多於皇城東北,建辟乾元、拱宸等六門。而皇宮內宮闕大都是依西京洛陽建成,總共約有四十餘所,用途各不相同。文德殿常用於上朝,紫宸殿多用於聖壽賜宴,崇政殿多用於科考進士等等,規模極其雄偉宏大。皇城又分為裏城外城就不足道哉了。
待得兩人到得外城宮門前,巡邏守衛比比皆是,大門筆挺著站立著兩排軍士,待到李逸兩人到得宮門前,上來一領頭軍士攔手示意兩人出示腰牌,李逸從懷裏拿出一塊腰牌,順手遞給了軍士,軍士拿起翻轉著看了一下,躬身雙手敬拿著腰牌遞向李逸道:“帝師贖罪!”
李逸拿起腰牌就跟秦哥走入了大宋皇宮,走了大約小半個時辰,兩人來到慶福殿裏,在殿前早有等候的內侍,見兩人到來,全都躬身行禮。待到兩人進入殿內,趙煦從裏麵衝了出來,呼呼大叫:“師傅,昨兒個回來後我還在想,師傅今天肯定回來看我的!嘿嘿……今天果然來看我了。”趙煦說著,後麵簾子後就走出來個宮裝美婦,也就三十多歲的樣子,雖沒有沉魚落雁之容,但其也算是溫柔可人,一行一蘋間那種成熟美婦的風韻就足以彌補其姿容上麵的差距,再細細去看,隻會覺得越看越美麗,別有一番風味;其膚色渾然天成,細潤如脂,粉光若膩。就算是李逸早已見過許多次,但也百看不厭了。
帶美婦走到近前,對李逸點了點頭後,嗔怪的對趙煦說道:“擁兒,別淘氣了,你都十二歲了,再也不是小孩子了,要注意……”說著就朝外麵看了一眼,意思很明了了。
李逸揮手示意內侍退下後,跟三人走到座位上坐好後,向太後貼身宮女將茶上上來後就退下了。李逸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後道:“擁兒,在皇宮裏麵,你要時刻注意著,別鬆懈了。自幼你體弱多病,現在還沒有覺悟到自己真正的處境?”
趙煦起身撒嬌的道:“師傅,我也就是在您和母親麵前這樣,在外人麵前,我不會這樣的。”向氏也在旁邊說道:“李兄弟,擁兒此話確實屬實,你也勿怪了!”
李逸緩緩笑道:“太後,逸知道的。但擁兒再過得幾年就會親政,就算以後見到我這師傅也不能夠這樣的。為君者,喜怒不形於色。一言一行都是下麵的官員的方向。比如南唐後主,喜詩詞而誤國,因詩詞而亡己身。身在其位謀其政是也。”
向太後點頭稱是,三人就這樣聊著。一個時辰之後,李逸帶著秦哥和趙煦走向大內藏書處。
李逸邊走著邊向趙煦說道:“擁兒,大宋開過已百多年了,你可知現在天下大勢所在?”
趙煦稍微思考了下道:“師傅,擁兒知道現在西夏、大遼對我大宋虎視眈眈,雲南大理雖無甚野心,但誰知過得多少年後會不會成為我大宋心腹大患。青藏吐蕃雖覬覦我大宋,但鞭長莫及。大宋境內也是不是出現些反送叛軍,雖看似無害,但如師傅所說,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得不防!”
李逸揮手輕拍趙煦肩頭笑道:“好,擁兒,這幾年很有長進了。大遼、西夏、吐蕃,都是外患,這點不用你多說,朝中將領也知道。但大宋境內的叛軍你可知道是為何?”
趙煦奇怪的道:“師傅,叛軍還能是什麼啊?還不是對我大宋不利,想像我趙家一樣坐擁天下,但又不看看現在國泰民安,他們肯定是不會成功的。”
李逸正色道:“擁兒,不要小看這些叛軍,叛軍盤踞江南一帶多年,官軍都沒有將其消滅殆盡,就可知道其在江南一帶很有實力的,包括朝廷中的官員也有參與的,牽一發而動全身啊。現在太皇太後當政,對這些無甚關心,朝中大佬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待到過個幾年,嗬嗬……”李逸笑著接著道:“江南一帶,有摩尼教,此教派由波斯傳入中原,至今已一千多年了,此教派在曆史上經過多個帝王的打擊,但始終不能夠全部將其滅絕,你可知為何?”